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介绍: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这首诗的原文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情感的拿捏恰到好处,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心思细腻。
这首诗的翻译是: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出自李商隐的经典爱情诗《无题》。
这是李商隐一首经典的爱情诗,写诗人昨晚在酒宴上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子,心灵相通但又不能直白表露,全诗写得情意绵绵,婉转流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一句交待了与意中人相遇的时间和地点,昨夜美好的星辰下,温暖的晚风中,在那雕画的楼阁西面,香木庭堂的东边,我们相遇。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们虽然没有彩凤一般可以双飞的翅膀,但我们的心意却象灵犀的花纹一般相通。灵犀:古代传说犀牛角有白纹,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我们在酒晏上隔着座位,送钩行令,分成队伍,猜物罚酒,春酒是如此的温暖,蜡烛是如此鲜红。隔座送钩和分曹射覆都是唐时的酒令,就像现在的猜拳。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分曹:分组。射覆:把东西放在瓯、盂等器具下使人猜。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我听到了更鼓,匆忙前去应卯,骑马前往兰台,内心就像风中飘转的飞蓬。听鼓应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召集僚属,午刻击鼓下班。兰台:秘书省,当时李商隐在做秘书省校书郎。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君臣遇合之作,古人似乎写什么诗都能扯到君臣遇合上,但是这一首诗,就当成一首爱情诗读,就会显得更加单纯而美好。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明两人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情意相通却又不能明说,在那华美的环境中,在那喧嚣的酒席上,眼波流转,尽是彼此的情意, 情感 克制而又热烈。
有人说,爱情最美好的时刻,就是互相暧昧的时刻,干柴烈火而内心隔阂,不如彼此克制而心有灵犀。
答者:谢小楼
像这么暧昧但又充满灵气而能打动人心的句子,也就是情种李商隐写的出来。这句话的全文来自于李商隐的无题。注意,李商隐老喜欢写无题诗,而且大部分是爱情诗,好玩的国学认为,爱情本身是无法言说的感觉,就像是有人说的,不要说不要说,一说就错。但是李商隐是个情种,有些感情不说的话,就像是吃了个苍蝇,反正要说出来,但是我又欲说还羞,不说明白,这就是无题。第二,李商隐据说情史丰富,好多暗恋对象和女朋友,要是明确地点了题了,这不利于维护众多女朋友的平衡,毕竟露馅是一件相当尴尬的事情。
这首诗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篇。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看看,这分明是一场香艳的大酒的场合。诗人当时还是个官府的公务人员,他去参加一场酒宴,大家喝的很嗨,有美女红袖添香,有情人一起做 游戏 ,那场面相当的忘不了。
情种李商隐喜欢某个女孩子,有可能这个女孩子不在身边,或者不在自己的附近,李商隐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女孩子面前,但是又不行,干脆就安慰自己说,我们的心心相通就行了。 就像是别人看你一眼,你就以为人家对你有意思,秋波荡漾,让你心旌摇荡了!
后面几句很简单,就是说还没有嗨狗,但是第二天要上班,只能依依惜别了!可是他还是不想走,但是第二天李商隐要加班写稿子,因为他毕竟是个小秘书。想起来这个事情,李商隐不仅悲从中来,难道从此以后就天各一方了吗?就像是飞蓬一样辗转流离再也不相见了吗?
李商隐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悲伤!
你好!你出的这个联,要求对出合适的上句,这连3岁孩子都知道,
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是什么
“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诗句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无题二首》中的其一。
这组无题诗感情深挚缠绵,意象错综跳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抒写心理活动方面尤为出色,历来脍炙人口,堪称千古佳作。
《无题二首》其一原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其一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出自: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原文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白话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白话文: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白话文: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白话文:可叹啊,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扩展资料
赏析:
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李商隐的无题诗近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
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是什么
综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原句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首唐诗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唐诗天然成对,且后一句引申出“心有灵犀”这一绝妙成语,精彩之作。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李商隐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