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影空人心的上一句

潭影空人心的上一句潭影空人心的上一句是“山光悦鸟性”。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写的,诗人来到了寺院里,发现这个地方特别的清幽安宁,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作者在最后又着重强调了“静”这个字,颇有深意。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708-765),唐代

潭影空人心的上一句是“山光悦鸟性”。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写的,诗人来到了寺院里,发现这个地方特别的清幽安宁,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作者在最后又着重强调了“静”这个字,颇有深意。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这首诗的原文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是以时间为顺序写的,最后的钟声,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初生的太阳,照进了这所幽静的林子里。一条小路隐藏在其中,沿着这条小路走过去,在禅房的幽静处,看到了很多茂密的花草树木。山里的风景很好,鸟都叫得清脆了,看见清澈见底的谭水,为的心里都开心了。这里的四周都很安静,只有敲钟声,在这里回荡着。

潭影空人心的上一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意思: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盛唐诗派中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之称。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常建“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河岳英灵集》中常建序称“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于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最著名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在优游中写会悟,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和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现江苏常熟虞山破山寺已成蓍名景点,全赖常建此诗以传。

潭影空人心。 的上一句是什么

潭影空人心。 的上一句是(山光悦鸟性)

原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潭影空人心的前一句

潭影空人心的前一句山光悦鸟性。

作品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白话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创作背景

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云游四海,寻幽探胜。

整体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潭影空人心的上句

上一句是:山光悦鸟性

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古寺什么样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与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诵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了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8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8

相关推荐

  • 妙可蓝多可以常温保存吗

    妙可蓝多可以常温保存吗妙可蓝多可以常温保存。但建议将妙可蓝多奶酪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区域2℃-12℃来保存,这样更为新鲜。奶酪的含水量越高,越容易变质和腐败。奶酪也不宜存放过久,尽快食用为好,如果要存放过久,建议冷冻室存放。奶酪营养价值:奶酪含有丰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空中楼阁的故事

    空中楼阁的故事“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这个成语来源于《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上帝的弃儿》读书笔记

    《上帝的弃儿》读书笔记也许,你一直生活在阳光中,从来没有感受到黑暗的痛苦;也许,你四肢健全,从来没有因为行动不便而暗自悲伤;也许,你的一生走的都是阳关大道,从来不曾触碰悲惨一词;也许,你就是上帝的宠儿。但是你知道吗?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似乎是被上帝抛弃。 《瞎子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一败涂地的故事

    一败涂地的故事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绿野仙踪》读后感

    《绿野仙踪》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不但要好好的利用,还要尽情的去开发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它。所谓:读一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你幸福了吗》读后感

    《你幸福了吗》读后感《你幸福了吗》当作者白岩松这样问我们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幸福了吗?本书围绕着作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展开,以此点出种种幸福。白岩松很幸福,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激情。对待工作认真踏实,充满爱心和责任心,总能看到希望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天阶夜色凉如水”下一句是“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向前一步》读后感

    《向前一步》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午休的时候,走进图书馆,这本书很迅速的吸引了我。此书连续7周荣登亚马逊总榜第一,连续6周位居《纽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招生专业有:港口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港口电气技术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港口工程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航海技术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港口业务管理专业、物业管理专业、报关与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7日
  • 青花瓷的寓意

    青花瓷的寓意青花瓷的文化寓意着庄重、喜庆、吉祥、进取,是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思想的自然体现。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