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期间八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们都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或有较高的造诣,其中包括唐代的两位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韩愈,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并倡导了唐朝古文运动。自三国时期以来,文坛上流行的都是骈体文,字句相对,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过分追求辞藻而忽视内容,于是韩愈提出了“古文”,这里的“古文”是指两汉时期朴素自由、无拘束的散文文风。韩愈和柳宗元认为文章要注重内容的价值,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立意深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辞藻的精雕细琢,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说法。这两位文坛领袖带领唐代的文风进入了新的时代。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师说》、《论佛骨表》、《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等。
到了晚唐时期,文风开始追求华丽,古文再次衰落,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承了韩愈和柳宗元的思想,再次开始了文风改革,开始了宋朝的古文运动。
王安石与谁并称什么?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 ,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 ,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又有“一门三学士”之称:父:苏洵;兄:苏轼;弟:苏辙。
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王安石与三苏同属什么
王安石与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韩愈。
柳宗元,唐朝人,字子厚。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哲学家。与韩愈合称“韩柳”。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韶州刺史,后又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十年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公元819年,在柳州病逝。终年四十七岁。柳宗元的主要作品:《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
曾巩,北宋人,号南丰先生。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成就。主要作品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
王安石,北宋人,字介甫。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迂折而不味薄。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欧阳修,北宋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欧阳修一生著作繁富,作品有:《醉翁亭记》、《新五代史》、《画眉鸟》、《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其文肆意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词豪放不羁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巨大。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等等。
苏洵,北宋人,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苏辙号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他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玑。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对后世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是许多地方姓氏修谱的范例。主要作品有:《六国论》、《管仲论》、《辩奸论》等。
苏辙,北宋人,字子由。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宰相。其学问深受父亲和兄长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主要作品有:《栾城集》、《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赤壁怀古》《夜坐》等。
韩愈,唐朝人,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主要作品有《韩昌黎集》、《师说》、《马说》等。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