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一句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一句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一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这首诗的原文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一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这首诗的原文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翻译是:曾经到过沧海这个地方,别处的水就没有那么吸引我了,倘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能叫做云了。

急忙地从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细细欣赏,这其中的原因,一半是因为修道之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这首诗通过一些对比的手法,更加重了这种哀伤,使感情更加浓烈。

“除却巫山不是云”上一句是什么?

除却巫山不是云上一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说的通俗点就是

你曾经深爱过一个女子(比如曾经的女朋友)

她也深深在你的心里落了根

后面看到的在怎么沉鱼落雁`美如西施

你也看不上眼了

因为她在你的心里早也认定了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一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诗的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是意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 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写。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就全诗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若解决了你的疑问请采纳一下,谢谢

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前一句 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前一句是什么

1、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前一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2、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离思五首·其四一般指离思五首。《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全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诗句出处: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全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全文赏析: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这首诗是元稹为了悼念亡妻韦丛所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沧海之水”“巫山之云”便象征着韦丛,此句意在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移,说明真情的不可替代。

使用的典故:

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完整诗句是什么?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完整诗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句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之四,是一首纪念爱妻的悼亡诗。

元稹诗文兼擅,尤以诗歌为甚,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在他众多的诗歌创作中,悼亡诗是其中不可忽视、颇有成就的一部分,如同清代的的悼亡词一样。

诗句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为:曾经到临过苍茫深广大海的人,便无意再把那些细水放在心里;见识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云彩的人,其他的彩云在他那里都仿佛失了色。我漫不经心地穿花而过,却懒得回头;其中的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的你啊。

由此可见,“沧海”和“巫山”是诗人心中最美好的存在,别处的水和云与之相比都会黯然失色。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情诗,大气磅礴的诗句中暗含绵绵的情意,寓意深厚,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相爱之人的款款深情,强烈抒发了诗人对感情的忠贞不渝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9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9

相关推荐

  • 哪种榴莲核小肉多

    哪种榴莲核小肉多榴莲核小肉多的有猫山王榴莲、甲仑榴莲、青尼榴莲等。1、猫山王榴莲:属于马来西亚特有品种,多为青色且不开口,底部呈五角星,其果肉颜色金黄、厚而饱满,口感软糯香甜、回味悠长,常见的榴莲品种中,猫山王的核最小,且大部分是扁的。2、甲仑榴莲:泰国初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什么芒果没有丝

    什么芒果没有丝贵妃芒、苹果芒、象牙芒、澳洲芒、鸡蛋芒等。1、贵妃芒又名红金龙,产于海南。在市场上众多的芒果品种中,最好吃的属贵妃芒。贵妃芒名如其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深受后宫嫔妃们的喜爱,因此得名为贵妃芒,其香甜芳香,一般没有松香味。糖度约为14-18度。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伊索寓言》读后感

    《伊索寓言》读后感我在寒假中读过不少好书,惟独觉得《伊索寓言》最好看。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个故事都会有一段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今天几点立秋

    今天几点立秋今天几点立秋:北京时间8月7日14时54分将迎来“立秋”节气,意味着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代诗人刘翰的这首绝句,描述了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立秋之日场景。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猜百家姓一句的灯谜

    猜百家姓一句的灯谜1、乃醉翁之下属(百家姓一句)2、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百家姓一句)3、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百家姓一句)4、皇宋通宝”不及“开元通宝”价值高(百家姓一句)5、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百家姓一句)答案:1、上官欧阳2、赵钱孙李3、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饥寒交迫的故事

    饥寒交迫的故事  饥寒交迫的意思: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晋·陶潜《劝农》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宋·王谠《唐语林》卷一 饥寒交迫的故事: 唐朝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首诗出自清代文学家龚自珍,诗名是《己亥杂诗·其五》,全诗表现了作者辞去官职,离开京城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不屈不挠,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品格特点。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四个四字司法用语的灯谜

    四个四字司法用语的灯谜1、自打减肥后,脑袋直掉毛(四字司法用语)2、“一霎都开了”(四字司法用语)3、“今日宁可置我死地,要我诬人,断然不成的!”(四字司法用语)4、“出墙红杏花”(四字司法用语)答案:1、从轻发落2、立即释放3、抗拒从严4、当庭释放商灯、射、解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54分之36化成最简分数

    54分之36化成最简分数54分之36化成最简分数是2/3,方法是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倍数18,得到最简分数2/3,与2/3相等的分数还有4/6、8/12、10/15等。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做约分题目是常犯错误解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