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描写的是春天植物的状态,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贺知章介绍: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描写的是春天植物的状态,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贺知章介绍: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这首诗的原文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把柳树比喻成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这首诗的翻译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为: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拓展内容: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前一句是?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全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译文: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堆成,柔美的枝条好似万千条飘垂的绿丝带。不知道这绿叶是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奉诏告老回乡,百官送行。他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

此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即景写下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立意高远,比喻巧妙,先从大处着眼,然后分部描述,越写越细,把柳树的形神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题目是咏柳,但又不仅仅是咏柳,更是咏春,歌咏自然造化。

全诗由“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可以看出诗人一系列艺术构思的过程。诗歌里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细叶谁裁出

出自贺知章的咏柳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把春风比做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咏柳

贺知章 〔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春风似剪刀前面一句是什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作品】:咏柳

【内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40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40

相关推荐

  • 适合高考的说说大全 高考加油正能量句子大全

      为了这一刻,你挥洒汗水;为了这一刻,你不觉劳累;为了这一刻,你望眼欲穿;为了这一刻,你激动流泪。高考是万千学子的展现才华的舞台!愿你们如雄鹰般翱翔,永不言败!下面小编整理202…

    教育知识 2023年5月24日
  • 防溺水的六不

    防溺水的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不到河边嬉戏玩耍。溺水后的现场抢救方法: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手斧男孩》读后感400字

    《手斧男孩》读后感400字《手斧男孩》荒岛,危机四伏,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只有一把手斧,能否存活?小说《手斧男孩》告诉我智慧与勇气能战胜一切。我希望能像布莱恩一样昂首挺胸,让这个世界看到—-我的成长!书中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男孩布莱恩在父母离异后,带着妈妈送给他的礼物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有什么区别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有什么区别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借景抒情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是将个人的志向寄托在某个物品之上;借物喻人是借助某个物品的某种特点来象征某个人;借景抒情是借用景色所呈现出的特点来反应作者此刻的感情基调。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这一周,我读了一本叫《气球上的五星期》的科幻小说。整本书读完,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依然沉浸在探险旅程中,仿佛我就是塞缪尔博士,刚刚完成这次充满挑战的空中之旅。真的要感谢凡尔纳和他的妻子,也许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今天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它的作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红岩》读后感

    《红岩》读后感《 红岩》作为一部优秀的英雄传奇,它真实记录了中国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头,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书中众多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盘石的理想与信念,深深的震撼了我。写年代题材的小说,里面无疑有光明与黑暗双方的对立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是什么

    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是什么“儿童急走追黄蝶”下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美丽的挫折教育》读后感

    《美丽的挫折教育》读后感读了《美丽的挫折教育》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生活条件优越,缺少困境、逆境的历练,加上长辈的溺爱,导致独生子女普遍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无视他人的感受。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挫折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其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承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自学考试能带计算器吗 带哪种计算器

    自考可以带计算器考试,因为在有些理科的科目上计算器的使用是必须,所有自考的同学可以放心。但是携带的计算器也是有

    2023年4月5日
  • 2020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总结

    考政治归纳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详细分析材料,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的相关资料,  中考政治归纳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详细分析材料,必要时逐句分析找准、找全原理。分析、说明、意义、影响、措施、原因:常见形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形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⑴注意表格标题的中心主旨作用。

    教育知识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