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讲的是西汉时期苏武的故事,苏武出使西域被匈奴拘留,汉武帝使臣出使匈奴匈奴时以收到鸿雁传书为理由将苏武带回长安,于是鸿雁传书成为了书信的代名词,鸿雁也成了信差的美称。这个故事出自《汉书》。
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匈奴,恰逢匈奴内部发生矛盾,苏武等人也被扣押,但他不愿意背弃汉朝归顺匈奴,于是匈奴单于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给吃喝,苏武靠着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他是神人,于是把苏武流放到北海牧羊,并说等公羊生出小羊之后就放了苏武。
于是苏武就一直在北海牧羊,直到汉昭帝时期,汉朝和匈奴交好,出使匈奴的使臣要求释放苏武,但匈奴人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臣就说汉帝在上林苑打猎时曾经射到过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这证明苏武还活着,于是匈奴人只好把苏武放回汉朝。
鸿雁传书出自什么故事?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本是汉武帝时的使节,奉命出使匈奴。匈奴的最高首领单于很佩服他的才能,便想劝他投降,以为己用。但苏武很有气节,誓死忠于汉朝,坚决不投降匈奴。单于不甘心,便让他到北海(在今贝加尔湖)牧羊,想通过艰难的生活消磨其意志,以达到使其臣服的目的。然而,苏武矢志不移,这一牧羊便牧了十九年。臣每次出使匈奴,问起苏武时,单于便说苏武已死。
汉昭帝即位后,又派人出使匈奴。这时有个叫常惠的知情人便秘密会见使者,说明了苏武的真实情况,并教给了他如何营救苏武的办法。接着,使者面见单于,说汉朝皇帝在上林苑中射中了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书信,说苏武在某一个地方。单于大惊,只好承认事实,并程放了苏武。这样,苏武终于在十九年后返回了汉朝,这时他已是两鬓斑白了。
鸿雁传书是谁的典故 鸿雁传书出自哪个典故
1、鸿雁传书出自苏武牧羊的典故。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
2、据《史记》记载,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了。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