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煮豆燃萁的意思是用豆萁作燃料来煮豆子,用来比喻兄弟之间手足残杀。出自于《世说新语·文学》。其近义词有:自相残杀、相煎太急、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等。反义词有:一脉同气、兄友弟恭、手足情深等。
在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但他很担心自己的弟弟曹植会谋权篡位。因为之前曹操特别喜欢曹植,曾多次欲立他为太子。后来曹操在洛阳突然病逝,大臣司马孚协他继位。在曹丕继位后立马把曹植贬为安乡侯,并一直想除掉他。
某天,曹丕想到一个狠招。他召曹植入宫,对其说道:“都说弟弟你诗作的极好。现在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能有兄弟二字,还有必须要在七步之内完成。如果完不成就以欺君之罪处决你。”曹植在七步以内作出了著名的《七步诗》。曹丕听完十分羞愧,最终放过了曹植。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曹植聪明又用功,深受大家的喜爱。曹丕登上魏国的王位后,非常忌惮他,就命曹植以兄弟为题,在七步内做出一首诗来,如果做不出,就要将他处死。曹植看出了哥哥的心思,却依然答应下来,做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暗指兄弟之间如同这豆和豆箕,虽是同胞,却要自相残杀。曹丕听后暗自羞愧,封曹植做了安乡侯。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和曹丕。
煮豆燃萁是指烧豆秸煮豆子,豆秸和豆子就好比同根兄弟,后来用“煮豆燃萁”来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一首《七步诗》。
曹丕听 了《七步诗》后,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终没加害曹植。后人由此赞美才思敏捷者为“七步之才”。但曹植和其兄曹丕之间“煮豆燃萁”的故事,在历史的天空中不断上演,留给了世人沉重的思考。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曹操生前很疼爱曹丕的弟弟曹植。曹植才华出众,曹操对他的期望很高,曾经想立他为太子,最后却考虑到曹植不拘小节的性格,不足以担当重任,才因此作罢。曹丕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称帝之后,对曹植仍然存有戒心,处心积虑想要置他于死地。
有一天,曹丕命令曹植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如果做不到,就要处死他。曹植知道哥哥恶意刁难,悲愤之下,七步成诗:“煮豆持作羹,漉(lù)菽(shū)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把豆子煮熟做成羹汤,滤去豆渣留下豆汁。
锅下面的豆茎猛烈地燃烧,锅中被熬煮的豆子好像在无声地流着眼泪。豆子、豆茎都是从同一个根长出来的,为何豆茎要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魏文帝听了七步诗后,神色羞愧,虽没有处死曹植,却将他贬离京城。曹植后来四十出头就郁闷而终。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迫,骨肉相残。亦作“豆萁相煎”。另外,“相煎何急”是比喻兄弟自相残害,或内部不合,相逼过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煮豆燃萁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