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微服的意思是: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白龙鱼服有什么历史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我整理的白龙鱼服有什么历史典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白龙鱼服的意思
白龙鱼服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被渔夫所伤。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
白龙鱼服的历史典故
白龙鱼服出自西汉的刘向写的《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天上白龙下于清冷之渊化为鱼,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吾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本为人所射也,既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龙乃天帝之宠物,豫且为宋国之下民。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与布衣之士共饮,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意思就是吴王想请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能这样。从前白龙从天上下到清冷的池子里,变成鱼,渔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问:‘在这个时候,你待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的池中,变成了鱼。’天帝说:‘鱼被渔夫所射是理所当然的,像这样,豫且有什么罪过呢?’那白龙是天帝豢养的珍贵动物,豫且是宋国身份低贱酶奴隶,白龙不变成鱼,渔夫就不敢射它。现在君王放弃国君的地位,而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了。”吴王这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白龙鱼服的’引申
后来白龙鱼服也引申成白龙微服,再后来皇帝出巡穿着便衣就变成了微服出巡了。
伍子胥说的白龙着鱼服下界被渔夫戳瞎眼睛的故事肯定是胡编乱造的,就像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一样,只是想找个借口拐弯抹角的阐述自己的想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劝诫君主能够达到委婉的效果,不容易被君主责罚,君主恼羞成怒的可能性也会更小一点。从白龙鱼服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伍子胥是个相当懂得说话艺术的人,懂得怎样进谏让君主更容易采纳,和他完全相反的一个人就是魏征,说话难听口气还硬,如果碰到的不是李世民那样的皇帝,早死千八百次了。
【注音】bái lóng yú fú
【出处】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刘向《说苑·正谏》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汉·张衡《东京赋》
【解释】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用法】作谓语;指贵人微服出巡
【结构】紧缩式
【相近词】微服私巡、白龙微服
【同韵词】渴尘万斛、委曲从俗、小事不糊涂、胸无成竹、简傲绝俗、酒色之徒、严师出高徒、刻木为鹄、章句小儒、驰志伊吾、……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成语举例】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
用典形式
【鱼服困】清·赵翼:“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鱼服诉】清·黄景仁:“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豫且网】清 ·顾炎武:“白龙化为鱼,一入豫且网。”
【豫且困】清 ·黄景仁:“白龙且有豫且困,泄愤区区无乃鄙。”
【豫且制】唐·李白:“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白龙鱼服】唐 ·李白:“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白龙微服】清 ·黄遵宪:“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白龙鱼服成语典故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白龙鱼服成语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龙鱼服成语典故 篇1
白龙化为鱼在水中游,为人所射伤,借喻贵人微服出行而恐有不测之虞。典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春秋时,吴王阖闾想要跟老百姓一起饮酒,大臣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这样做。从前,有一条白色的神龙,变作一条鱼,到人间来玩。它在河水中摇头摆尾,游来游去,觉得很有趣。这时,有个叫豫且的渔人发现了这条鱼。当白龙玩得正有兴致时,豫且一箭射去,正中白龙的一只眼睛。白龙负痛而逃,向天帝告状,要求惩治豫且。天帝问明原委,说道:‘渔人本以捕鱼为业。豫且不知鱼是你变的,见到鱼当然要射。他所射的是鱼,而不是龙,他有什么罪呢?问题倒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在天上好好的,为什么要变作鱼到人间去呢?’如今君主放弃国君的`身份,而跟老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像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发生。”吴王听了伍子胥的建议,放弃了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的想法。
成语“白龙鱼服”即由此而来。旧时人们借用这句成语来比喻贵人隐藏身份,化装到民间去。
白龙鱼服成语典故 篇2
典源出处
刘向 《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射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释义用法
天帝的白龙化为鱼,下游清泠之渊,被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说,你当时化身是鱼,射鱼无罪。伍子胥以此事劝谏吴王勿轻易出游民间。后以此典形容大人物或有才能的人因处境不利而受困厄。
用典形式
【鱼服困】 清·赵翼:“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鱼服诉】 清·黄景仁:“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豫且网】 清 ·顾炎武:“白龙化为鱼,一入豫且网。”
【豫且困】 清 ·黄景仁:“白龙且有豫且困,泄愤区区无乃鄙。”
【豫且制】 唐·李白:“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白龙鱼服】 唐 ·李白:“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白龙微服】 清 ·黄遵宪:“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白龙微服 的出处?
白龙微服
【拼音】: bái lóng wēi fú
【解释】: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举例造句】: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
【拼音代码】: blwf
【近义词】: 白龙鱼服
【用法】: 作谓语;指贵人微服出巡
【英文】: A nobleman makes his tour in disguise.
【故事】: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