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革裹尸的故事马革裹尸,成语,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东汉初的名

马革裹尸,成语,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 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 “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1

成语马革裹尸出处: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东汉时名将马援,字义渊,扶风郡茂陵县人。他年轻时在郡里当过小官,因为同情一批犯人,在押解途中擅自把他们释放了,自己逃到甘肃,以农牧为生。

汉光武帝刘秀时,马援参加了几次抵抗外族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的战争,立了多次战功。汉光武帝拜他为“伏波将军”,封他为“新息侯”o

有一次,“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一带打了败仗,全军覆没,马援得了这个消息,便主动要求上前线去。那时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光武帝因为他年纪老了,没有批准他的要求。他不服,当场披甲上马,在马上挺胸昂首,挥舞兵器,十分威武。光武帝不禁叹道:“多么精神啊,这位老将r马援于是带领军队,开往贵州战地去了。

《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常常说:“大丈夫立志,意志要越穷越坚定、气概要越老越强壮!”又说:“好男儿当为国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

后来马援果然死在军中。他在贵州一带作战时,因为士兵传染疫病的很多,战斗十分艰苦,而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自己也得了重病。但是他还坚持,不肯离开部队,最终实现了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壮志。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2

【汉字书写】: 马革裹尸

【汉语注音】: mǎ gé guǒ shī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只指战死沙场。

【马革裹尸的意思】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壮烈地牺牲在战场上,无棺盛殓。一般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在战场上。

【马革裹尸的近义词】: 捐躯疆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决一死战、血染沙场、毁家纾难、背水一战

【马革裹尸的反义词】: 临阵脱逃、寿终正寝

【马革裹尸的故事】

东汉时期,大将马援打完胜仗,回朝时马路两边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迎接的人群。其有一位叫孟冀的人是马援推心置腹的故友,他得意忘形地对马援说了许多恭维的话,意思是此番得胜皇上定有封赏,从此富贵荣华享用不尽。谁知马援听完沉下睑来。他开诚布公地说:天下并不太平,匈奴和乌桓不时要来侵扰我北方边疆,我想的是应主动请战杀退敌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有洒血疆场的准备,任由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怎么能效仿那些无用的懦夫在家中儿女情长呢?”孟冀羞愧难当地说:“做一个仁人志士,确应有马援的雄心壮志,与之相比我这样的人实在是微不足道啊。”

【马革裹尸例句】

东汉.班固等《东观汉记.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说。”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一十六回:“与其在朝里做个有名无实、尸位素餐的首辅,何如到前线找个马革裹尸、舍身报国的机会。”

【马革裹尸造句】

你不用现苦口婆心的劝我了,我宁可马革裹尸也决不能投降,更不能低三下四地跟你去认罪。

作为一名国家的军人必须视死如归,陆上战场要有马革裹尸的雄心,海上战场要有葬身鱼腹的壮志。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3

汉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是当时一员名将,他骁勇善战,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后来又曾多次率军抵抗外患,平定边疆。

有一次,马援凯旋回朝,快到京城洛阳时,便见大路两旁密密麻麻,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

其中有个叫孟冀的名士,也向马援表示恭贺,但无非是些此番得胜还朝,皇上定有封赏,从此高官厚禄、衣食不愁的恭维话。

马援沉下脸来对他说:“我很希望先生能诚心地指教我,先生怎么也和一般人一样,尽说些恭维我的话呢?”孟冀听了,感到有些惭愧,“嘿嘿”地笑了两声。

马援接着说:“以前武帝的时候,有个伏波将军路博德,为汉朝开拓了七个郡的疆土,武帝才封给他几百户的封地。

现在我的功劳比路博德的功劳小得多,也被拜为伏波将军,得到了一个大县的封地,赏大于功,受之有愧啊!这样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怎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我呢?”孟冀说:“我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多。

”马援说:“现在,北方边境还不安定,匈奴和乌桓不时要来侵扰我国边疆,我将带兵前去抗击敌寇。

男子汉应该为国捐躯,战死在边疆,即使用马皮包裹着尸体回来,也在所不惜,怎么能够躺在床上,守着妻子儿女度过一生呢?”孟冀听了马援的话,十分敬佩,赞叹说:“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4

公元四四年秋,东汉的名将马援在交趾立功回京,朋友们纷纷前往欢迎。当时有个以善于谋划而闻名的孟冀也前往祝贺,并向马援说了一些奉承的话。马援听了心中十分不快,他说:“我以为你会说一些正经话呢,没有料到你也随波逐流地来一味地夸奖我。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郡地方,封地不过几百户,而今我的食邑是三千,这是赏过于功啊,能保得住吗?你老先生何不指教我一下,帮助帮助我呢?”孟冀说:“我愚笨,不能办到。”马援严肃地说:“而今匈奴乌桓不断侵扰北方边境,我欲任先锋,作一个有志男儿。大丈夫当死于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孟冀听了十分佩服地说:“真不愧为一大丈夫啊!”

后来人们引用“马革裹尸”来形容英勇作战,誓死如归的杀敌决心。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5

成语名称:马革裹尸

成语拼音:mǎ gé guǒ shī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英勇。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牺牲在战场。

成语造句: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三章:“甘洒一腔热血于报国疆场,马革裹尸,死而无憾。”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马字开头的成语

马上得天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包含有马字的成语

风马牛不 路遥知马 马上得天 盲人骑瞎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乌头白, 柳营试马 木牛流马 司马昭之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如下: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形容那些英勇牺牲在战场上的勇者。

马援,字文渊,今陕西省兴平市人 。是我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将军,东汉重要的开国功臣之一。

东汉自小就胸怀壮志,他准备到祖国的边疆去发展畜牧业。马援长大以后担任了扶风郡的小官员。有一年,郡太守让他押送一帮犯人到首都长安。中途他可怜这些犯人,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因此无家可归,到处躲藏。

几个月后赶上大赦,他的事情也就不再追究了。于是他开始了他喜欢的畜牧和农业生产。

汉光武帝时他成长为一名将军,他多次率军抵御外族侵略,屡建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有一年,“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战亡。年过花甲的马援主动请求出征。他豪迈地说:“好男儿应该为国征战,以马革裹尸还乡!”他率军出兵贵州,勇战敌人,不幸病死在贵州战场上。

马革裹尸的典故也是因为马援而来。在东汉时期,北边的一些少数名族常常扰乱边境,在边境进行杀烧抢掠,所以边境的百姓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49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49

相关推荐

  • 贝多芬为艺术而生的故事

    贝多芬为艺术而生的故事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种种磨难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给他带来的痛苦。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八月十五的由来

    八月十五的由来八月十五的由来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向前一步》读后感

    《向前一步》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我为了练习英文阅读的是《向前一步》的英文原版,但我买了一本中文译本送给了我刚刚入大学的妹妹,我希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十二时辰中的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十二时辰中的子时是几点到几点在历法上,子时即23:00~01:00,正子时为00:00,子时指一天中离天阳最远的时段。子时又名子夜、中夜,是一天中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子时的来历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专升本报名要什么条件

    专升本,即由专科升入本科,通过被录取、学习、考试等以至毕业获得本科学历。目前专升本主要是指普通专升本,即统招专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5日
  • 立夏饼的由来

    立夏饼的由来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拄”意支撑。苏轼《试院煎茶》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描写春节的诗句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有陆游的“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翻译:昨天晚上北斗星指向北方,今天晚上开始指向东方。1、爆竹声中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北京春节习俗

    北京春节习俗1、拜岁拜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带“马”字的26字春联

    带“马”字的26字春联上联:神州呈瑞彩满天捷报迎旭日;下联:大地迎马年一路凯歌壮春风上联:快马加鞭万里长征始于足下;下联:争分夺秒四化宏图绘在今朝上联:看旧岁银蛇起舞群山增秀色;下联:喜今朝骏马奔驰九州尽春晖上联:骏马早迎春一代英豪图改革;下联:黄莺初唱晓千里乐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的意义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