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故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故事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释义:“非”,不是。“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故事: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非”,不是。“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故事: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谈写他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竞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成语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无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一个熊掌,晋灵公嫌他炖的不够烂,就命人把厨师处死。随后,两个官人把这个厨师的尸体装在筐里,抬到宫外准备埋葬。

这正好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问两人要去做什么,两个官人如实说了。他们听后非常气愤,觉得晋灵公这样做太过分,决定进宫劝谏晋灵公。

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你不用说了,我今后一定改正,你退下吧。”

士季听晋灵公如此说,态度也就温和起来,说道:

“除了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国君。有了明君,我们晋国就能兴旺发达了。”

晋灵公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依旧残暴,不听劝谏。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赵盾,最后竟派刺客暗杀赵盾。没想到刺客被赵盾的人格折服,宁可自杀,也不愿去杀正直忠贞的赵盾。

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了。

后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一成语,表示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都有可能犯错误。

每天一篇伊索寓言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人人皆会犯错。面对过错,唯有选择坦诚接受,才能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下次才会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但有些人犯错误后,却不想承担错误,总想着推脱责任。这个人就是伊索寓言故事中《山羊和牧人》中的牧人。

某日,牧人吆喝着把羊群赶回羊栏。其中一只山羊贪吃牧草,磨磨蹭蹭,远远地落在了羊群的后面。牧人朝山羊掷了一块石头,不偏不倚,正好打断了山羊的一只角。

牧人担心被主人责备,恳求山羊不要告诉主人。山羊说:“就算我不说,主人也会看见呀!”

故事中的牧人,犯了一个如此明显的低级错误,却在第一时间里想着如何去逃避错误,掩盖过失。

这个牧人身上折射出我们很多人的影子。平日里,我们在犯错后,又有多少人没有做过:“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又欲盖弥彰。”之事呢?

其实,过错就是一张蜘蛛网。无论我们选择直视,或选择视而不见,它都一直会在某个角落里,看着我们,永远不会消失。

过错,既是诚实的试金石,也是责任心的炼金石。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一颗勇于面对的诚实和敢于承担的责任。

不要让过错亵渎了我们的善良,更不要让自己为了掩饰过错,而让良心沉浸在在深深的自责中,后悔难过。

过错,是人生中的小考验。只有通过这一次次的小考验,我们才能更快地成长。

最后,伊索借这则小故事,阐述的大道理是:“所犯过错昭然若揭,掩人耳目徒劳无益。”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出自士季,并非孔子)

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

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错误《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

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首先问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别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就什么事也办不好。

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错误《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

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例子比比皆是,我给大家讲个古代发生的一件事情吧。

齐国的孟尝君事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和贤达而闻名。他的门客有时多达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投其门下。他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

有一次,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了,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手下的门客,却背地里与您的妾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 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件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一年以后,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的妾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王和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锦,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和卫国国君交往吧。”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并受到了重用。

后来齐卫两国故交断交了,卫君在他的劝说和威胁下,最终放弃了进攻齐国的打算。齐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说:“孟尝君真是善于处事,转祸为福的人啊。”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50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50

相关推荐

  • 三八妇女节短信

    三八妇女节短信因为你世界变得好美丽!因为你世界变的好亲切!祝你妇女节快乐!今天我看到一颗流星从天空划过,我赶紧闭上眼睛,合起双手祈祷。你想知道我许的什么愿吗?告诉你吧:妇女节快乐!!虽然是妇女节,我却特别想对你说句话,老公谢谢你多年的关怀,你的爱让我感到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广东自考本科有哪些学校 自学考试如何选择院校

    广东省自考本科可以选择的院校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

    2023年4月5日
  •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的诗歌作品非常丰富,代表作有《春望》、《望岳》、《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等,尽管杜甫一生坎坷,经历战乱,四处漂泊,但他的诗歌中始终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情感。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读后感

    《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读后感暑假里拜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其中《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一文让我深有同感。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犯点探索性、破坏性的小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自己的一点爱心、耐心来包容孩子,运用正确性、艺术性的批评方式来教育孩子,帮助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蟑螂打死会越来越多吗

    蟑螂打死会越来越多吗蟑螂打死会越来越多。踩死蟑螂时,并没有踩死蟑螂的卵鞘,蟑螂的卵鞘有很坚硬的外壳保护,而蟑螂的卵鞘粘到鞋子上,通过人的活动可以到处传播,在合适的时候它们就开始繁殖。所以蟑螂会越来越多。打死蟑螂后建议用火烧掉。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学名)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安全文稿

    安全文稿在一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中,问题接踵而来。随着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我们普通民众越来越关心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问题。自古民以食为天,如果食物健康这个关把不严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思绪回到三年前的那个午后。我去妈妈的同事家玩。我和妈妈同事家的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幼儿园开学安全知识

    幼儿园开学安全知识如滑滑梯、攀登架、波波池、秋千、翘翘板等大型的玩具,存在着安全的隐患。教师如未尽注意义务,发现存在的问题,监督幼儿的活动,就很容易发生事故。为此教师在每次带领幼儿外出活动的时候,应及时提醒幼儿应该注意的碰角。幼儿在教室、走廊内的安全,幼儿上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为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向幸福出发

    向幸福出发苦难是一笔财富,这句话是对徐梦婷的真实写照。在无数困难和挫折来临时,她总是以一颗乐观的心来面对,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向幸福出发。看到这些,我感到羞愧万分,和徐梦婷姐姐相比,那些困难又算什么呢?在我七八岁,弟弟还只有一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2023年4月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

    2023年4月自考考试时间是4月15日-16日,准考证打印时间一般是考前10天左右,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已经

    2023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