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杀戮元帝的近亲,这使得大臣元景安感到十分惶恐。为了保全性命,他串联了几个人向高洋请求将自己的姓氏改成高,以讨他的喜欢。元景安有位堂弟,名叫元景皓,他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气愤,说道:“怎么能抛弃本姓,随人家的姓呢?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呀!”
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这番话告诉了高洋,高洋立即将元景皓斩首,并且把他的家属遣送到彭城。元景安因此受到高洋的赏识,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领军大将军。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哪个典故?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唐代史学家李百药的《北齐书.元景安传》,意思是宁愿打碎玉器,也不保全陶器,比喻宁愿壮烈牺牲,也不愿苟且偷生。
故事内容
北朝时期,东魏的丞相高洋,用计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高洋这个人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又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可是,高洋做了坏事以后心里很害怕。
有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高洋非常担心这是个不吉祥的兆头。于是,他就问自己的亲信:“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光武帝刘秀却还能夺回天下,这是因为什么?
这名亲信摸清楚了高洋的心思,便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高洋听了,深得他的意思,便下令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掉,连小孩也不放过。一共杀了四十多家,七百多口人。高洋的残忍行为,让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都感到很害怕,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也会被杀掉,于是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办。
有一个叫元景安的县令主张说,要不大家都改姓高,不姓元。不过,遭到他的堂兄元景皓的断然拒绝。他说:“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大丈夫宁可玉碎,何能瓦全。”元景安很生气,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高洋。后来,元景皓被处死。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为大家带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成语故事,快来看看吧。
【成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举例造句】:
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以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成语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语出唐代史学家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还有一个小典故:北朝东魏的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高洋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在公元551年又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可是做了坏事以后,他心里很害怕。
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个不详的兆头。于是,他就问自己的亲信,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而光武帝刘秀又能夺回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这名亲信说不清楚,就随意应付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高洋信以为真,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掉,连小孩也不放过。高洋的残忍行为使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感到很害怕,担心他们自己什么时候也会被杀掉,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有的人主张改姓高,不再姓元。出主意的这个人是一个县令,叫元景安。他的堂兄元景皓断然拒绝了这种建议。他说,采用改姓的方法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瓦片而保全下来。他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着。后来,元景皓因元景安的告密而被处死。但高洋也于三个月后病死。十八年后,北齐宣告灭亡。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