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人遮天,明月无光(打一节气名)。
2、一别又西风(打一节气名)
3、洒扫庭除(打一节气名)
4、一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打一节气名)
答案:
1、春分(五人去“天”(二人),余“三人”,“明”去“月”,余“日”;
2、秋分
3、清明
4、小满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瘦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期,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廿:nian二十)
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几个名称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又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了。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中谷雨的由来:相传唐高宗年间,黄河下游爆发了一次洪水,年轻人谷雨将村民转移到城墙上,还顺带救起了一朵牡丹花,并将其种在百花园中悉心照料。
为了报恩的牡丹花仙丹凤化为人形,救治谷雨重病的母亲,不料丹凤却被秃鹰抓走,被迫用血酿酒。得知此事的谷雨赶到秃鹰的山洞救出了丹凤,自己却不幸牺牲。
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命名为谷雨,这就是谷雨节气的由来。谷雨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海边的渔民,会在这天开始铺网捕鱼,骑着谷雨上网场说的就是他们,而田间的农夫则播种插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四大节气是哪四个?
公历2019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二日立冬。立冬意味着秋止冬始,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变冷进入冬季。 立冬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24节气中,天气转换变冷的一天(是指一些爬行动物、冷血动物,冬眠的开始)。四大节气中,冬天、春天、秋天、夏天空气明显变化的这一天叫立冬、立春、立秋、立夏四大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谜语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的谜语,欢迎阅读和收藏!
1、早不来,晚不来,六九头上踏雪来——立春
2、 立春不立春,雨来凝成冰——雨水
3、雨水残雪融,惊动冬眠虫——惊蛰
4、惊蛰黄河开,昼夜此相停——春分
5、春分不春分,扫墓祭亡灵——清明
6、清明不见雪,细雨湿蒙蒙——谷雨
7、谷雨不谷雨,春天从此去——立夏
8、立夏不立夏,麦穗出鞘中——小满
9、小满不小满,麦粒灌浆浓——芒种
10、芒种不芒种,夏天到此停——夏至
11、夏至不夏至,暑天从此起——小暑
12、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大暑
13、大暑暑不去,还有秋老虎——立秋
14、立秋不立秋,暑天到此止——处暑
15、处暑不处暑,露水凝白霜——白露
16、白露不白露,昼夜再相停——秋分
17、秋分不秋分,露寒霜气重——寒露
18、寒露不寒露,呵气凝为霜——霜降
19、霜降秋已尽,从此过严冬——立冬
20、立冬就见雪,落地站不着——小雪
21、小雪刚消融,大雪下纷纷——大雪
22、冰天雪地寒,从此数九天——冬至
23、冬至不冬至,严寒浸肌骨——小寒
24、小寒不算寒,大寒寒过年——大寒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