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的故事

一毛不拔的故事【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

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了。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民间故事二: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
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
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
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
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
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

一毛不拔的意思是连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墨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当时的哲学家杨朱和他的观点恰恰相反。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杨朱主张贵生重己。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如果拔掉你身上的一根汗毛,就可以让天下人受益。你愿意吗?”杨朱说:“天下人的问题,岂是一根汗毛就能够解决的?”禽滑厘又说:“如果可以解决的话,你愿意吗?”杨朱不说话。

有人就此询问孟子的看法。孟子说:“杨朱主张以己为重,即便是拔掉自己身上一根汗毛就可以有益于天下人,他也不愿意做。一毛不拔,确实很自私啊。墨子的观点恰恰和杨朱相反,主张要仁爱世间所有人,只要对天下人有利的,他都愿意去做。即便磨秃了头项、走破了脚跟,他也没有任何怨言。这是很难得的呀!”

一毛不拔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一毛不拔的出处

1、一毛不拔的故事:

(1)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杨朱回答: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声了。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2)含义:一毛不拔,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3、《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毛不拔的趣事典故

一毛不拔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是一个和墨氏有关的典故,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毛不拔的趣事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毛不拔”源于《孟子·尽心上》。

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残酷的战争,主张“兼爱”和“非攻”。当时的杨朱却与墨子作对,竭力反对“兼爱”,主张“为我”。

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遇到杨朱,毫不客气地问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你愿意不愿意?”杨朱听后摇摇头说:“天下的问题,决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济得了的。”禽滑厘反驳道:“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杨朱听后默然不语。

孟子针对此事抨击杨朱道:“杨朱主张‘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对天下有利,他是决不会干的;墨子主张‘兼爱’,如果对天下有利,即使磨秃了头顶,磨破了脚板,他也是愿意干的。”

后来,人们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悭吝的人。

【拓展内容】

成语资料

【拼音】yī máo bù bá

【释义】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1、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笑林》: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近义】斤斤计较、锱铢必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一掷千金、慷慨解囊。

【用法】贬义,用来形容人极度自私自利,自己的东西丝毫不肯拿出来。语法上一般作谓语、定语。

【灯谜】最吝啬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

【相关熟语】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成语故事】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 “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 “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52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52

相关推荐

  • 高铁座位为什么不设E

    高铁座位为什么不设E高铁座位不设E是为和国际接轨。国际上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的,一般每排有6个坐椅,这样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位置的座位格局。久而久之,A-F这六个字母形成了用特定的字母代表靠窗、过道与中间座位的国际惯例。而高铁遵循了这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

    《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应紧追时代步伐,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而不能墨守陈规,如果这样只会误人子弟,违背作为一名教师适应有的职业道德,是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哪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哪里出自《师说》这篇文章,《师说》是我国唐代的文学大家韩愈的作品,这篇文章的体裁为议论文,主要讲述了关于在从师求学中需要明白的一些道理,全文论点鲜明,说理透彻,很有感染力。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古文写作方面的成就是极高的。韩愈通过《师说》这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东施效颦的故事

    东施效颦的故事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猜几个口语的灯谜

    猜几个口语的灯谜1、程门立雪积三尺(五字口语,首字七笔)2、黄泉路上谁为伴(三字口语)3、既已恢复原身,便归去侍奉主人吧(七字口语)4、客来茶当酒(五字口语,首字九笔)答案:1、我待你不薄2、死胡同3、还真像那么回事4、临时替代品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行星是什么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行星是什么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是月球,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行星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1、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行星。水星常常隐藏在太阳的光芒里,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为高考加油打气的励志祝福语经典句子大全

    保持你情感的热情与丰富;保持你精神的进取与激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为高考加油打气的励志祝福语经典句子大全,  预祝高考成功的祝福短信(一),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7.览前贤思…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11日
  • 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或化学史里,都有关于格林尼亚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但是,你可知道这位伟大的发明者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1871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朝花夕拾-《无常》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无常》读书笔记《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

    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