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这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在作品当中一个句子结尾处的字词与下一个句子开始的字词一模一样,顶针这种修辞手法还有着“联珠”和“蝉联”的别称,顶针在作品当中的运用可以使得作品的语言更具音韵之美。例句:爱心是清泉,浇灌片片绿叶;爱心是绿叶,衬托朵朵鲜花。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作品当中使用顶针这种修辞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后句子之间的字数是可相等也可不相等的,另外还要讲究句子当中的平仄。顶针的具体使用主要可以被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连珠法,其二则是连环体,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顶针,后者则是前后两段之间的顶针。
在一些诗歌当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其中有着顶针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如在《木兰辞》当中的“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还有《长恨歌》当中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还有《愚公移山》当中的“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等等。
顶针是什么修辞手法
顶针又称顶真,是一种在句子的开头使用前句的结尾词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修饰手法。使用顶针时,不需要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顶针可以使文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顶针的释义
顶针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在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从而修饰两句子的声韵。使用顶针时,无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种方法,也用到影视剧及动漫的蒙太奇中,称为顶针蒙太奇。
顶针的例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愚公移山》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长恨歌》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经》
修辞手法“顶针”是什么意思
顶针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种方法,也用到影视剧及动漫的蒙太奇中,称为顶针蒙太奇。
扩展资料
其他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例如:这块石头长得好像月亮啊。
2、排比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从而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如:没有理想,人生就如同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同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同迷宫,没有方向。
3、反问
反问就是用疑问的语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一般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例如:你难道不觉得你做错了吗?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