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的故事

举一反三的故事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有关举一反三的名人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去向齐景公推销他的“仁政”,齐景公有些心动,准备划出一块地来让他治理,他去拜访齐国三朝元老相国晏婴。

他对晏婴事三君不解,晏婴一心事三君,孔子只知举一反三,不知举三反一,结果得罪了晏婴,仁政没推销出去。

扩展资料

典故: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论语·雍也》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孔子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举一反三的成语典故

读音:jǔyīfǎnsān

解释: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灯谜:卅;带头;翻两番

故事: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举一反三的例子

谭总的老爹住院了,探望谭老爹的任务就由办公室主任小李负责。小李写好申请后,就向领导汇报。

“这么写能行吗?”领导说。

原来,申请书写着:申请慰问谭老爹。小李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说:“还请领导指点一二。”

 领导也没吭声,只是在“谭老爹”三个字的后面加了个破折号,又加上了三个大字——“低保户”。

这破折号加了后,行贿变成了送温暖。小李明白了:领导用破折号为行贿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回去把这笔慰问金解决了!”领导说,“可这钱是不能从公费中出的,只能另辟蹊径。”

小李彻底傻了眼,这是要他去解决资金!思来想去,实在没法子,小李便向常在官场混的同学大孙请教。大孙只说了一句话:“傻同学,你要学会举一反三啊!”

小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第二天,小李就写好了申请:“县内中小学生每人收费1元。”

“形势这么严峻,你们怎么还敢乱收费?”领导批评道。

小李同样加了个破折号,又写上“号召向留守儿童捐款”一行字,乱收费马上变成了献爱心。

领导说:“小伙子,孺子可教。”

领导话音未落,小李又拿出一份申请书:“小李等一行5人去北京考察学习。”“这情形,你们怎么还敢公款旅游?”领导生气道。

“谭老爹不是在北京住院嘛!”小李解释着又加了个破折号,后面写着:北京监狱等廉政教育基地。公款旅游变成了廉政教育。小李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起来。

谁知,领导生气地说:“唉!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啊!”随后指了指自己。小李恍然大悟,连忙拿起笔再次加上了破折号,写着:本次考察由领导亲自带队。

领导终于高兴地吐了个烟圈。

举一反三有什么典故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典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学习等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去向齐景公推销他的“仁政”,齐景公有些心动,准备划出一块地来让他治理。他去拜访齐国三朝元老相国晏婴,他对晏婴事三君不解,晏婴一心事三君,孔子只知举一反三,不知举三反一,结果得罪了晏婴,仁政没推销出去

【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52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8:52

相关推荐

  • 大自考和小自考有什么区别 自学考试靠谱吗

    其实大自考和小自考区别不大,二者所考取的文凭、考试内容、含金量都相同,主要区别在学习方式、考试时间及考试命题、

    2023年4月5日
  • 《爱的教育》1000字读后感

    《爱的教育》1000字读后感《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最近,我看了一本由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并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政治方面,西方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袁世凯军阀统治太过封建;思想文化方面,西方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极力推行“尊孔复古”,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民主共和的重要性。 而且,新文化运动的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9整除的数,它的各位数字之和也一定能被9整除,比如108.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小学1至6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损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变法与社会现实差距太大、丧失社会基础、变法急功近利、政策执行不力、用人不当、变法派内部分裂、保守派强烈反对等原因。 王安石变法在实施的最初阶段虽然提出了很多变法内容,但是与当时落后的社会存在着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面条怎么做好吃

    面条怎么做好吃家常热汤面好吃又好做:把面条放入开水中煮2分钟,准备空碗,在碗中放入葱花、蒜末、生抽、香醋、辣椒油、蚝油、盐、鸡精;舀入两勺面汤放在碗中,用筷子把调料都搅拌均匀;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即可。面条其他做法(榨菜肉丝面):1、准备好原材料2、瘦肉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彩虹的形成与空气中的什么有关

    彩虹的形成与空气中的什么有关彩虹的形成与空气中的阳光和水滴有关,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而形成的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或白色光环,其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彩虹,又称天弓(客家话)、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彩虹的形成原因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为什么蝴蝶会飞

    为什么蝴蝶会飞蝴蝶会飞因翅膀可承载自身重量,翅膀表面覆盖鳞片,可利用微小尺度的空气漩涡或小尺度的不稳定气流,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空气动力学而推动蝴蝶飞行前进。且前后翅不同步扇动,因此蝴蝶飞翔时波动很大。蝴蝶的翅膀是平面的,不像鸟的翅膀是弧面,蝴蝶只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一本书的美好,最好能让人想到童年。在我们都是孩子的时侯,在大家以一种无知而期盼的眼神迎接未来的时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读后感:《给颜黎民的信》读后感

    读后感:《给颜黎民的信》读后感我读了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一文,从中得益非浅,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今后,我要克服看文学书的毛病,看各种各样对我们有益的书籍,以课本为主。其它书籍为辅,全面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以前,我一见到那些文学书真象得了宝贝似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