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是几点

三更是几点三更又称子时,是指当天23时至第二天1时,也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

三更又称子时,是指当天23时至第二天1时,也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而成。一昼夜被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为一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对应十二生肖中不同的属相,且每一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别称。
十二个时辰及生肖对照:子(zǐ)—鼠、丑(chǒu)—牛、寅(yín)—虎、卯(mǎo)—兔、辰(chén)—龙、巳(sì)—蛇、午(wǔ)—马、未(wèi)—羊、申(shēn)—猴、酉(yǒu)—鸡、戌(xū)—狗、亥(hài)—猪。
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三更是几点

三更指的是半夜23:00至凌晨1:00。

三更半夜是指深夜子时23点至凌晨1点之间,又称午夜,过了午夜,则进入下半夜。古人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三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三更在子时,是夜色最深的一个时辰。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所表示现在的两个小时,而三更则是对应其中一个时辰的名字。

三更是几点?

三更时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与现代时间对照。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

三更是几点是什么时辰?

三更也半夜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这样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时辰的来源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三更天是几点

三更是在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凌晨1:00。三更又被称为子时,是古人用来表示时间的名词,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古代把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十二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和亥时。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一共有四十刻,每十刻为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古代时间介绍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五鼓是几点

五鼓就是“五更”,也就是现在的凌晨3-5点。古人把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平均分为五更,共10个小时,每更合2个小时。因为夜间常打鼓报时,所以“更”又称为“鼓”。而一鼓(更)又分为五点,即每一个点合24分钟。

寅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寅时时间是从早上3点到早上5点之间。寅时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又叫做平旦,是太阳停在地平线上的意思。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分别是几点

古人晚上通过打更的方式来通报时辰,一更指戌时(19点到21点)、二更指亥时(21点到23点)、三更指子时(23点到1点)、四更指丑时(1点到3点)、五更指寅时(3点到5点)。

打更的时辰和口诀:

一更:戌时,19点到21点,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二更:亥时,21点到23点,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三更:子时,23点到1点,平安无事。

四更:丑时,1点到3点,天寒地冻。

五更:寅时,3点到5点,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古代打更的敲法

一更天: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二更天: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三更天: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四更天: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五更天: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3日 上午9:31
下一篇 2023年4月3日 上午9:31

相关推荐

  •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小说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是一种倾向于通过讲故事来反映我们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它主要可分为短、中、长篇和小小说。小说的内容因素,包括小说的素材、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如果要按照小说的体裁将其进行一个分类的话,它的分类是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燕子的特点

    燕子的特点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本属鸟类体型小,体长13~18厘米,身材小巧,尾巴呈剪刀状,有利于迅速改变飞行方向。另外,在飞翔过程中,燕子经常会遇到气流阻挡,尾巴的流线型能将阻力减小到最小。它的尾巴还可以在飞行中平衡身体,调节速度,控制升降。燕子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草木皆兵的故事

    草木皆兵的故事“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多用来形容极度怀疑恐惧,惊恐不安。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加以反问,讽刺达官贵人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林升介绍: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这首诗的原文是:山外青山楼外楼,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苏格拉底:质疑伊索的故事

    苏格拉底:质疑伊索的故事《狐狸和葡萄》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它说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自我解嘲说:“这葡萄是酸的,还没有成熟”。一天,柏拉图拿着《伊索寓言》对苏格拉底说:“老师,伊索老先生的《狐狸和葡萄》,立意好是好,但却严重失真。狐狸是吃肉的,它哪会吃葡萄啊?”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南宋名将岳飞,这个成语出自《宋史 岳飞传》。意思是精心忠诚、报效国家,为国家奉献一切,形容非常爱国。现在,人们以岳飞的爱国故事为内容,以“精忠报国”为题创作了歌曲和电视剧,歌颂了主人公的爱国之情。 精忠报国这个成语故事是发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十二时辰中的申时是几点到几点

    十二时辰中的申时是几点到几点申时即15:00~17:00(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申时即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合浦珠还的故事

    合浦珠还的故事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释义:“还”,返回。合浦的珍珠又回来了。比喻人去而复回,或失物而复得。故事: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9月份有什么节日

    9月份有什么节日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8日 国际扫盲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9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脑健康日。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9月20日 国际爱牙日9月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上行下效的故事

    上行下效的故事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