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常常被当作是一种放松身体及预防疾病的方法,毕竟在泡脚的过程中能让身体得到极大的放松,加速血液循环以及加快体内毒素的排放。可是在泡脚过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不然泡脚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泡脚的时间应该在一个适宜的范围之内,泡脚的时间应该在15到20分钟。如果将双脚浸没在热水中太久,血液的循环速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当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将会对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加大心脑血管的负担。
第二,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四十五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最为合适。水温太高会使得身体的血管有较大程度的扩充。对于一些血管壁缺乏柔韧性的人来说,水温过高可能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危险。血管过度扩充也可能给身体内的器官造成影响,导致供血不足。
第三,正餐之后三十分钟之内不宜进行泡脚。饭后三十分钟是身体吸收营养较为重要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吸收营养的效率较高,如果在这短时间内泡脚,将会影响到肠胃系统吸收食物营养,给肠胃造成不利的影响。
以上便是在泡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泡脚虽好,但也不能随意长时间的泡脚。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经常泡脚对身体有坏处吗
泡脚的坏处有灼伤皮肤和伤害脚部毛细血管、影响血流量、加重病情等。
1.灼伤皮肤和伤害脚部毛细血管:
泡脚水的温度过高会容易灼伤皮肤,伤害脚部毛细血管;泡脚时间过长会造成胸闷头晕等;脚部皮肤有伤口或破溃时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糖尿病或心脑血管患者不太适合长时间泡脚。
2.影响血流量:
长时间热水泡脚会使足部末梢血管扩张,足部的血液变得充盈,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等症状。
3.加重病情:
静脉疾病患者、动脉闭塞症患者等不适宜泡脚,如果天天泡脚,反而会有危害。静脉疾病患者血液流通不畅,热水泡脚导致脚部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下肢,会造成血液淤积、毛细血管破裂;动脉闭塞症患者泡脚,则会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引发局部缺血,加重病情。
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在15~20分钟即可。
泡脚有哪些坏处及好处
一、泡脚的坏处
1、影响血液流量
热水泡脚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腿部和脚部的末梢血管扩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就会增加。
2、不能医治疾病
热水泡脚所造成的短时间内局部循环几乎不会对体循环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也不会像泡澡或淋浴那样影响核心体温,因此对于健康人来说,泡脚可能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身体改变,所以指望通过泡脚来治疗各种疾病也就没什么效果。
3、睡眠效果一般
对于健康人群,较低温度、短时间足浴可以辅助睡眠,但对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高温长时间足浴,还会同时提高远端和核心体温,反而不利于睡眠。
4、足癣会细菌感染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用热水泡脚之后,患处不仅更痒,还可能出现水泡等,还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5、糖尿病无法活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损坏的是足部血管的内皮,血管再也无法因温度高低而舒张、收缩了,所以热水泡脚并不能帮助糖尿病足患者达到“活血”的目的。
6、静脉曲张更严重
对于静脉曲张患者,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加重静脉回流负担。
二、泡脚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也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对于手脚冰凉的人来说,泡脚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好办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
脚底有6条主要的经络,泡脚能刺激这六条经络,有利于活血。
3、辅助治疗疾病
民间有俗语称“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由此可见泡脚的作用之大。现代人长期待在空调房内,并且喜爱吃凉的食物,所以部分人会体内多寒湿,而通过泡脚能加速体内排寒。
4、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坚持泡脚对改善睡眠也有不错的`作用。用43摄氏度的水浸泡双足30分钟,能使血液中的乳酸降低。而且,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着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可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三、用什么泡脚好
1、艾叶泡脚
取干艾叶50-100克(根据水的量而定,没有严格标准),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若嫌麻烦就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也可。
2、杏仁茶叶泡脚
取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药一同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1小瓶药液外搽脸部及手臂,余下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足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3、中药泡脚
对于受到痛经困扰的女性,可以尝试坚持中药泡脚来改善痛经的状况。中药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该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脚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
四、泡脚有禁忌吗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严重心脏病、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者是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3、糖尿病患者千万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要留意泡脚的水温。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热水泡脚有什么坏处 四类人不适合泡脚
热水泡脚的坏处会造成皮肤的痕痒、心血管的超负荷等情况。
四类人不宜泡脚:
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对这类患者来说,下肢缺血,肢体发冷,热水泡脚已无用武之地了。这些患者的动脉硬化,弹性显著降低,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硬化闭塞的血管。反而加重缺血。
2、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泡脚时,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神经病变型糖尿病足的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腿足感觉奇冷,怕冷。因此,热水泡脚很容易成为一个舒适的选择。但是神经病变一旦存在,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因此患者往往会不断加热水,哪怕已经严重烫伤,也浑然不知。
4、心脑血管患者也不适合泡脚:高水温会使神经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扩张,高温会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扩展资料:
安全泡脚禁忌:
1、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2、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3、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最好饭后半小时再泡脚。
4、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5、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4类人不适合泡脚 泡脚有个“三不”“两度”
人民网-泡脚虽好仍需记住5大禁忌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