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卫星是指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可简单理解为,卫星围绕行星运动,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只有八颗行星,但有超过一百颗卫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
1、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行星。水星常常隐藏在太阳的光芒里,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由于距离太阳最近,大气又非常稀薄,所以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2、金星。金星是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星,在中国古代,金星有很多名字。比如太白星或者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星”;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星”。金星在太阳系中非常奇特,因为它是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行星,并且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几乎相同。由于金星厚达数千米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所以金星的温室效应特别明显,表面温度高达400多,是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
3、地球。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由于散射作用,地球呈现出蓝色,被称为“蓝色星球”
4、火星。火星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很像,但火星的表面没有海洋,而有大量的氧化铁,氧化铁是红棕色的,所以整个火星也是橘红色的,因此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
5、木星。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被称为“行星之王”。木星是太阳系中拥有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多达66颗卫星。
6、土星。中国古代称之镇星或填星。土星的自转很快,仅次于木星,由于快速自转,使得它的形状变扁,是太阳系行星中形状最扁的一个。
7、天王星。天王星也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因此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是接受太阳直射的,所以天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躺着自转的行星。
8、海王星。海王星最大的特点在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
卫星和行星的概念是怎么区分的
宇宙中的物质组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天体,常见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矮行星、小行星等等,其中恒星、行星和卫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三类天体。恒星是指自身通过核聚变反应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比如太阳系中的太阳就是恒星。
行星是指自身不发光,同时围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比如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了区别其他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对于行星除了围绕恒星公转之外,还有如下要求,首先是自身质量要足够大,能够形成近似圆球形状;其次是必须能够清除轨道附近区域的其他天体,轨道附近不能有比该行星大的天体。
卫星是指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卫星和行星最大的区别是行星绕着恒星转,而卫星绕着行星转。目前,人类已经发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卫星超过175颗,其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只有月球1颗天然卫星,火星有2颗卫星,木星有69颗卫星,土星有62颗卫星,天王星有27颗卫星,海王星有14颗卫星。其中,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卫星,直径达5262千米,比水星还要大。
恒星、行星与卫星的区别
恒星、行星与卫星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1、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
2、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
3、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二、层级关系不同
1、恒星是做自行运动。
2、行星环绕着恒星运行。
3、卫星环绕行星运行。
三、能量方式不同
1、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从恒星的内部将能量向外传输,经过漫长的路径,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太空。
2、行星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3、卫星不会发光,也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
扩展资料: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研制出了各种人造卫星,这些人造卫星的用途如下:
1、人造卫星的用途很广泛,有的装有照相设备,用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调查资源,监测地球气候和污染等;
2、有的装有天文观测设备,用来进行天文观测;
3、有的装有通信转播设备,用来转播广播、电视、数据通讯、电话等通讯讯号;
4、有的装有科学研究设备,可以用来进行科研及空间无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生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恒星
百度百科—行星
百度百科—卫星
卫星、行星和恒星之间有哪些区别?
恒星、行星、卫星的叫法是人类弄出来的,但它们在组成元素、形成和演化、运行规律、质量体积方面都有差别。星球是一种统称,大部分在宇宙空间中的大型独立物体都能称为星球。恒星,一般则是指会自行发光发热的星球,大部分由氢氦等可轻质元素构成。而卫星一般指是固定绕着某颗行星旋转的星球。
恒星,卫星,星球的区别是恒星好比爷爷,星球好比爸爸,卫星好比儿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恒星能发光发热,星球一般是固态或液态不发光,卫星一般都是固态的。星球围绕恒星转,卫星围绕星球转。恒星的体积和质量很大,远远超过星球和卫星。恒星能发生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提供清洁的能源。三者区别非常大。
空间内物质因万有引力不断聚集,当聚集的物质质量达到可以引发核聚变的临界点,物质就被点燃形成恒星,而质量较小的就形成气态行星。而宇宙中最多的物质就是氢、氦等轻元素,其他重元素则是由核聚变、超新星爆发形成。
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是聚集了大量恒星和核聚变、超新星爆发喷发到空间中的重元素,像太阳这样年轻的恒星中,也有比地球储量更大的重元素,只是占恒星质量总比例较小,太阳系形成时间距今较短,在太阳系形成之前,曾存在过的其它恒星形成和爆发,因此所有天体都含有较重的元素。
行星绕恒星运行,卫星绕行星运行,行星和其卫星又随着恒星绕着致密的星系中心运行大多数恒星都有行星,但行星却未必会有卫星,但卫星却难以拥有自己的卫星,因为它所围绕的行星质量更大,对迷你卫星的引力作用可能也更大,迷你卫星的运行就不大稳定,最终被拉到行星的卫星轨道上。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