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们了解了地震的前兆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反常现象及早做好震前的预防工作,减少地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2、气象异常,震前闷热、久旱不雨、六月冰雹、怪风狂起、日光遮蔽、黄雾四塞、地震云显现都是震前常见的异常天象表现。
3、动物反应。在自然界中,动物对自然灾害的预知反应比我们人类强。在地震来临前,往往动物会有异常反应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反应做出相应的预防。动物震前的异常反应通常有大鼠叼着小鼠跑、冰天雪地蛇出洞、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兔子竖耳蹦又撞、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等反常表现。
4、地下水异常
井水突然陡涨陡落、变颜色变味道、发浑翻花冒泡、温度发生异常;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异常变化;枯竭的水井或者泉源突然冒出水来或者水井、泉源突然干枯都是震前地下水异常的表现。
5、地质异常
地面上出现非因地下工程而出现鼓包、地裂缝、土地塌陷、天坑等异常地质现象。
反震措施
1、购买必要的防震物品,如干粮、饮用水等;常备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2、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3、加固室内家具如加固睡床,把床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如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地震时掉下来伤人。
4、制定家庭应急预案,设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避震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如在公共场所避震应避开广告牌、照明灯、货架和商品陈列橱等,要就近躲在大柱子旁或屈身蹲避在没有障碍的通道;如在空旷处避震应避开高压线塔、变压器、大型高空广告牌、烟囱、塔吊、路灯等,避免余震引起的坍塌造成二次伤害。
5、按照应急预案,定期举行家庭应急演练,通过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及时完善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怎样预防地震灾害
1.室内的高柜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倒下时砸到人或者堵住逃生的路。
2.在较高的家具上面不要放置较重的物品,以防砸伤人。
3.室内房顶上的吊灯、挂件等物品要系牢,以防地震时脱落。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预防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地震破坏。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破坏,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的工程性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抗震设防主要对建(构)筑物而言,是加强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或水平的综合性工作。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应在场地、设计、施工三个方面严格把关,即由地震部门审定场地的抗震设防标准,设计部门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建设部门检查验收。
已建工程可视工程的重要程度和风险水平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补做相应的抗震加固。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制订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地震科普宣传,特别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的规定,协调全社会做好各方面的防震减灾准备。
扩展资料
预防地震灾害应急要点
1、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3、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4、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震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