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读后感

《规矩和爱》读后感身为一名母亲,我也读过了不少有关于育儿的相关书籍。有些是教导方法的,有些是说明沟通技巧的。有些是讲解教养方式的,有些是解析孩子心理的。在众多的同类书籍之中,我认识到了当今身为父母的不易。而养育好一个孩子的前提是家长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者正确

身为一名母亲,我也读过了不少有关于育儿的相关书籍。有些是教导方法的,有些是说明沟通技巧的。有些是讲解教养方式的,有些是解析孩子心理的。在众多的同类书籍之中,我认识到了当今身为父母的不易。而养育好一个孩子的前提是家长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者正确的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家庭金字塔顶端的小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如这句老古话般。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宠爱和呵护让原本的小天使们或许化身成为了小霸王。针对如此的教育现状,其实很是值得用长远眼光看问题的家长们触目惊心到想要及早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作家王涛推出的《规矩和爱》一书,尽管只是文字的述说,但是家长却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孩子设置爱的规矩。
全书的开篇单刀直入地提到家长朋友们需要学习做合格的父母——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因为父母的职责无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身为父母,注意的细节还是很多的。书中非常精辟而又独到地为众多家长设定了为人父母的四项基本原则:不占有原则;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总的说来,四大基本原则的背后则是蕴藏着无穷父母的深爱。尽管有些地方看似苛刻,但是却是实实在在需要家长朋友们关注和重视的。
在全书后半部分中,我们可以读到更多细节方面的规矩要求。这里的规矩是为孩子设置的规矩;这里的规矩是真正带着爱的温情;这里的规矩是目标明确的教育方式;这里的规矩是时刻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衡量准则。为了加深相关的观点,书中还特地罗列了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明确的目标,设置正确的教养理念,让融汇着浓浓“爱“的规矩伴随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路。
弗郞西斯·培根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使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是大有稗益的一件事。通过通篇的阅读,我其实感觉是受益匪浅的。尤其是看到那段“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更让我激发强烈的给家中小儿竖规矩的使命感。老人们常说“从小看到老”,殊不知,孩子们长大之后的一言一行与从小养成的规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家长们在这一点上勿必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美好的未来。他们理应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而方法何在呢?《规矩和爱》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让有爱的“规矩”时刻伴随他们的成长。

规矩和爱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规矩和爱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规矩和爱的读后感1

身为一名母亲,我也读过了不少有关于育儿的相关书籍。有些是教导方法的,有些是说明沟通技巧的。有些是讲解教养方式的,有些是解析孩子心理的。在众多的同类书籍之中,我认识到了当今身为父母的不易。而养育好一个孩子的前提是家长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者正确的教育理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无时不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家庭金字塔顶端的小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如这句老古话般。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宠爱和呵护让原本的小天使们或许化身成为了小霸王。针对如此的教育现状,其实很是值得用长远眼光看问题的家长们触目惊心到想要及早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作家王涛推出的《规矩和爱》一书,尽管只是文字的述说,但是家长却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孩子设置爱的规矩。

全书的开篇单刀直入地提到家长朋友们需要学习做合格的父母——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因为父母的职责无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身为父母,注意的细节还是很多的。书中非常精辟而又独到地为众多家长设定了为人父母的四项基本原则:不占有原则;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总的说来,四大基本原则的背后则是蕴藏着无穷父母的深爱。尽管有些地方看似苛刻,但是却是实实在在需要家长朋友们关注和重视的。

在全书后半部分中,我们可以读到更多细节方面的规矩要求。这里的规矩是为孩子设置的规矩;这里的规矩是真正带着爱的温情;这里的规矩是目标明确的教育方式;这里的规矩是时刻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衡量准则。为了加深相关的观点,书中还特地罗列了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明确的目标,设置正确的教养理念,让融汇着浓浓“爱“的规矩伴随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路。

弗郞西斯·培根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使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是大有稗益的一件事。通过通篇的阅读,我其实感觉是受益匪浅的。尤其是看到那段“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更让我激发强烈的给家中小儿竖规矩的使命感。老人们常说“从小看到老”,殊不知,孩子们长大之后的一言一行与从小养成的规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家长们在这一点上勿必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美好的未来。他们理应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而方法何在呢?《规矩和爱》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让有爱的“规矩”时刻伴随他们的成长。

规矩和爱的读后感2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教也将近30年,但是怎样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心里却是没底。读了《规矩和爱》真的令我大开眼界,感触良多。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

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宽严相济,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的法则。

自己的成长环境,就是那种严父慈母形的家庭。很少体验过父爱的温暖,常常听到父亲数落我们儿女的口头禅,好像我们都不是父亲眼里的最优秀的孩子,也很少听到父亲对自己的鼓励和表扬,因为都是服从父亲的教诲和指令,也就没有过现在孩子的叛逆期,甚至没有过青春期的朝阳感受,直到一次对孩子乱花钱的管教过为严厉,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难道我们小孩子就没有自己可以喜欢的事情吗?”使我猛醒:我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惩罚严厉了。过分的严格教育会压抑孩子内心的快乐。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有些是有益的。比如:做人要诚实守信、为人要热情善良、做事要踏实肯干、不好高骛远、不徒有虚名等等都是精华的要传承下去的,但有些地方也不是很好的,比如生活中不敢有任何闪失,小的打碎了一只水瓶,大的办错一件事,都会遭到父亲的责骂的,所以做事都小心谨慎,惊恐惊慌的。要给孩子充分信任,理解,宽容,和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父母对子女爱的体现。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孩子每次做完作业在收拾书包时,摸摸这摸摸拿,基本是10几分钟都收拾不好。后来发现他是收拾书包时,一会儿想起这件事,一会儿又拿起玩具看看,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我和孩子妈就给孩子制定了规矩,书包必须在5分钟内收拾完,且中间不许打岔。起初效果不是特别好。我们就站在一边盯着他收拾,偶尔也会给他一句督促,偶尔也给予鼓励。也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这件事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渐渐地孩子学会了收拾书包。

当然为人父母要身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要自己做到。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作文

规矩和爱的读后感3

在读过钟老师推荐的《规矩和爱》这本书后,颇有感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而要时时反省自己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精髓在于身教胜于言传。如果自己没有上进之心却叫孩子要好好学习,恐怕只是白费口舌。路依遥,从小到现在,犯些错误很正常,但是我们作为家长,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是需要及时纠正的,而且我和孩子的’妈妈,包括爷爷,奶奶,平时我们的言行也很注意,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否则孩子很容易学会一些不好的习惯。

教育孩子就像建房子,地基得先打正打实。忽视地基,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速建成高耸美观的大厦,就算建成了,也是经不起风雨的。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和品格,只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不正确的。如果孩子从小就得到父母的百分百爱和关注,活得快乐,受尊重,各方面得以健康成长,就算学习成绩暂时不拔尖,他的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这就像一栋地基坚固的房子,就算高层出了问题,它的根基还是正的呢。

分数不能代表未来。如果我们的孩子像汉堡包的那片牛肉,被老师和父母夹压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了剩余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更重要的东西。未来,当社会不需要高分了,需要的是综合能力高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而且我们要求孩子次次考高分,孩子也会在心里想我们到底爱的是他们本人,还是分数?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他自己不知道主动学习,依赖父母押着他去学,就是考了高分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身为父母不能太浅薄,目光要看得远一点。对于路依遥,她的学习,我一般是注意细节,比如,字的书写,平时语文和数学作业的完成,听写生字的掌握,这些平时关注的较多,除了学习,我还在周末孩子在家里的时候,通过让路依遥,整理房间,帮奶奶做点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在多方面去体会,知道平时的小事也要有条理,当然,从目前来看,孩子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家长去发掘,去教育的地方,只有在不断地,即孩子的成长中,我们才能慢慢有所感触,有所提醒,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最后借用一位哲学家的话,播种一种思想,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会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帮助孩子播种一种好思想吧,让他们收获一种好命运,拥有一个好人生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读后感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只爱而不知教也。”这句话是出自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也是我读《规矩和爱》一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身为人母,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我曾翻阅了不少书,如《养育女孩》、《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等等。在阅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我从未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像读《规矩和爱》一样,边看边思考。

我对我女儿一直是“散养”式的教育,在我看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其自然天成的个性、思 维与行为模式,作为家长,只要遵循成长规律,适时给予正确指导就可以了。所以,从小我对她的”教育”比较少,她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也都只是觉得这是她正在经历某个“敏感期”,我只需要引导她帮她渡过就好了。但是慢慢的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没有规则、原则的爱,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爱也体现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制定和执行的规则中。现在的我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开始了给她立规矩的漫漫长征。 

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

宽严相济,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法则。

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每个孩 子都是我们美好的未来。他们理应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而方法何在呢?本书给了我很好的提示,让有爱的“规矩”起来,并时刻伴随着他们的成 长。

1、规矩的根源是爱,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把感性的爱上升到理性上来。因此规矩的建立要本着遵 循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大原则 。具体规则则依据孩子年龄,让孩子做自己能负责 的事(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穿脱衣 服,收拾碗筷,整理玩具和书籍,按时吃饭不磨蹭 等等)不要超于孩子年龄段设立孩子做不到的规矩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对做不到的事情要宽容。

 2、在立规矩和培养孩子规矩意识时(也就是管教时),不是出自自身的情绪,而是出于规则本 身。即违反规则时管教,而不是自己需要发泄情绪 时管教。这点很重要,情绪管理是很多大人都未完成的任务。管教时要带着爱,让孩子感觉到规则背后的爱,而不是感到规则是冷冰冰的,是跟自己作对的,是让自己受苦的。一定要记得:管教是温柔的坚持,即持一种负责任的、 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坚定的态度进行。管教时父母要有内心的力量,要树立权威感,让孩子意识到,我管你是因为我爱你,我比你更知道什么对你好,你在界限里是安全的。

3、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因此在给 孩子建立规则的同时,大人也要遵守规则,给孩子做好榜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早教原则之一—共同成长 原则。

 4、关于打孩子,作者的观点我很认同。 可以打,但不能发怒时打,要带着爱打,打前要沟 通,打时要用一种仪式化的东西进行(比如一根杖 )。另外,在孩子青春期时不要打孩子,那时候孩子很叛逆,用这种方式教育效果不好,更多的用谈心的方式。(其实我感觉小时候给予充足的爱和规矩,青春期应该过渡得顺利一些)。

5、用规矩和爱发展孩子的兴趣。作者举了郎朗的例子,也提到了虎妈逼迫孩子、“股神”巴菲特不逼迫孩子,他们的孩子最终都得到了成功,这些也是规矩和爱的结合,也许在尺度的把握上虎妈更注重规矩,而巴菲特则更偏重于爱的感染,但是任缺其一而目的达不到。

6、情商和幸福。情商要素之一:积极客观的 自我意识情商要素之二: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的情绪情商要素之三:积极明确的内在动机情商要素之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情商要素之五:交往合作的能力。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却在实际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更注重了孩子的学业技能等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培养,从侧面来说也反映了父母的低情商;要想培养好孩子,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一个人能否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情商,高情商的父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也知道如此能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自信成功乐观的高情商的人。

7、书中还提到要培养孩子的抗逆力,个人认为这一点是中国孩子普遍缺失的。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的孩子过多的保护(心理上,生理上,物质上), 所以可能就会给孩子们传递错误的讯息:不用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任何责任,只要接受家长的安排,享受现成的结果。但现实是: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适时、适当地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相信他们才会更有自信,也会变得更加坚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才会在每一次的受挫、打击、彷徨、挣扎、反思中日渐成熟,这个过程父母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们建议,分析利弊,充分尊重他们的主张,以他们认为稳妥的方式处理。即使最终的结果不能遂愿,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人生经验,对于他们的心智发展将会趋利避害。

总之,规矩和爱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方面,爱为规矩之根源,规矩为爱之保障。在没有规矩的爱 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 孩子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为爱而定规矩,才能保证我们的 孩子快乐成长,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圆满的未来!

《规矩和爱》|育儿就像打太极,掌握好规矩和爱的平衡才能事半功倍

最近看了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一书,对我颇有启发。

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平衡,讲究和谐之美,就像这幅太极图,阴阳调和,圆融有序。

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偏好,也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我们育儿和这张图一般,也要讲究一个平衡,一侧是规则,而另一侧,则是爱。

规矩的本质是敬畏。

爱的本质是包容。

只有敬畏而没有包容的人往往自卑又苛刻,只有包容而没有敬畏的人则难免放浪形骸。若是既没有敬畏又没有包容,便无异于行尸走肉,既不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又不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价值。

为什么我们需要规矩?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常常过份强调规矩却忽视了爱的表达和传递。

到了如今,许多中国家庭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有爱,却没有规矩。

父母只记得要和孩子“做朋友”,却忽视了自己为人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的职责,一味满足孩子的愿望,对孩子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不合适的做法也听之任之。

这样的溺爱,使得孩子对父母、对长辈失去了敬畏之心,也失去了对规矩的敬畏之心,觉得自己才是规则的掌控者,世界就该围绕着自己转。

许多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被老师认为难以管教,在进入社会之后难以适应各种规范,便是因为从小在家中没有形成足够的规则意识。

为什么我们需要爱?

爱是我们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爱让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没有爱的规矩只能造成服从,却无法形成认同。

过分讲究规矩却缺乏爱的传递和表达的家庭教育模式刻板严厉,可能会在孩子内心形成较大的创伤。

这样的案例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当属明朝的万历皇帝。张居正于他,亦师亦父。这位严师会因为小皇帝将“色勃如也”念作“色背如也”而大发雷霆。而且,小皇帝的母亲也是张先生的粉丝,对从严教子也做得很极致。可怜小皇帝,有如此严师,又未能从母亲处得到足够的慈爱。

这样“严父严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万历皇帝,性情极为扭曲莫测。

他曾真心敬爱过他的张先生,却又在张居正死后抄了他的家,甚至差点鞭尸。他曾废寝忘食地工作,却也曾数十年不上朝。

在他的统治下,明朝曾走上繁荣富裕的巅峰,却也是在他的统治下,明朝急转直下,为最后的覆灭埋下伏笔。

这大概是一个孩子在脱离了只有规矩没有爱的高压统治后的叛逆与反抗吧。

这个孩子恰好是个皇帝,所以他有足够大的能量可以给整个国家造成伤害。我们身边的孩子虽不至于此,却也有足够的能量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家庭教育中如何做规矩?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给孩子做规矩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害怕父母,而是让他们敬畏规矩。

为此,父母自己要先敬畏规矩。

父母要带头遵循规矩,要充分理解规矩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引导孩子理解规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将被动的服从转变为主动的认同,让孩子从心底生发出对规矩的敬畏来。

孩子需要明白有一些规则是不会因为他或者其他任何人而发生改变的。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要遵循的法则,若人人都要自由,那结果就是人人都不自由。

在做规矩时,一致性非常重要。

若丧失了一致性,要么就是让孩子无所适从,要么就会让孩子有机可趁。

如何做到一致性?

一、把重要的规矩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

写下规矩这项仪式感十足的活动本身也会强化规矩的权威性。

若孩子有能力,让孩子自己写下规矩张贴起来效果更佳。

二、控制自己的情绪,仔细分析孩子的行为,按孩子的动机来决定惩罚。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在玩遥控车时,打破了餐桌上的一只旧碗,和孩子帮忙擦桌子时,不小心砸了你心爱的古董花瓶,哪件事会让你更生气呢?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吧,但你若为此大发雷霆,暴打孩子一顿,在孩子眼中,就成了他因为自己做家务的行为挨打,这就和你鼓励孩子参与家务的行为不一致了,下次还如何期望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呢?

有时,父母自己在规矩的一致性上做得不错,却会和别的教育者的规矩有所冲突,此时,我们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职责另一方的规矩,这会损害彼此做规矩的权威性。

我们最好就是先走开,等事情过去后,在孩子不在的情况下,和对方心平气和地沟通。

有了规矩就必然要有惩罚。

关于立规矩时的惩罚原则,我在为什么孩子似乎学好很难,学坏的一学就会?中说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去看看。

这里来重点聊聊打孩子。

孩子可以打吗?

王涛博士的意见是可以打,但打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能带着愤怒。

打孩子不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立规矩。

打孩子之前要先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告诉孩子,我今天为什么打你,不是因为我想打你,而是你破坏了规矩,规矩要打你。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就会问了,我生气的时候才想打孩子呀,不生气了又怎么下得去手呢?

可以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用打孩子这个方法作为惩戒,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体罚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若是你真的决定了要打,就要打到位。

打都打了,却只如挠痒痒一般,孩子以后就未必把这惩罚当回事了。边哭边打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呀。

还有一些家长,原本可能也没有那么生气,但一旦动手打孩子,打着打着就容易上头,越打越生气。这种家长我建议还是别动手为妙。

家庭教育中如何传递爱?

我们为人父母者,往往并不缺乏对孩子的爱,但我们会缺乏表达爱的方式,以至于让孩子感受不到这份爱。

爱的本质的包容,是我们在充分看见孩子的需求,听见孩子的想法的基础上,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规矩不能少,但规矩要建立在我们对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

我们要和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表达我们的看法。

当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可以多使用“接纳性语言”,即每一个表达都是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为前提,这样的表达不仅可以进入孩子的世界,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被接纳而感受到父母的爱。

比如,“你很失望对不对?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应该怎么解决。”

当孩子破坏规矩时,我们选择克制情绪和孩子理性的交流,是爱的表现。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能够体谅孩子的能力,按照孩子能够承受的责任给出适当的惩罚,也是对孩子爱的表现。

感受孩子的感受,看见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动机,体谅孩子的能力,接纳孩子的情绪,我们便能充分向孩子传达我们的爱意。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希望我们的家庭教育,都能达成规矩与爱的平衡。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4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4

相关推荐

  •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开设的专业有:运动训练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园艺技术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等等。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介绍所在城市:云南,昆明学校性质:体育类大学建校时间:2004 年云南体育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7日
  • 秉公执法的翻译

    秉公执法的翻译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代的一名狱吏,他曾经跟徐有功讨论案件,诬蔑徐有功与叛逆分子勾结,呈报皇上他的罪状,但武则天特地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不久,皇甫文备被人告发,但徐有功却按宽松的制度来处置他,于是有的人说:“他先前想要置你于死地,现在你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报考成人本科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报考成人本科需要准备的材料:1、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明:报名成人本科需要提供考生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2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5日
  • 荞麦面粉可以直接做馒头吗

    荞麦面粉可以直接做馒头吗荞麦面粉不可以直接做馒头。荞麦面韧性、弹性差,纯荞麦面的面筋网络包不住酵母产生的气体,所以效果不好。因此都要加一些面粉,面粉能解决和面黏手的问题,外面买到的荞麦面馒头一斤面粉通常只加2、3两荞麦面。注意事项:1、不管使用哪种揉面方法,注意不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河图洛书》读后感

    《河图洛书》读后感任何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如果没有被后人推广应用,只是被国家或个人当作一部具有历史重要意义文物一样收藏起来的话,那么它只是具有收藏价值。只有跟随时代步伐被时代推广应用才能发挥它真正的实用价值,我想圣贤经典之作能够随时代推广应用是作者最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读后感

    《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这是一本集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教学技能指导的教材,课堂用 语篇针对英语教师语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如何保存香蕉不易烂掉

    如何保存香蕉不易烂掉1、将香蕉悬挂保存,以减少受压面积,受压部分容易损坏变质。2、将香蕉用清水冲洗几遍,减轻催熟剂的腐蚀。3、将香蕉根茎用保鲜膜包裹,以减少乙烯排放,减缓香蕉成熟进程。4、将香蕉保存在8℃到23℃的环境下,因为高温容易使香蕉过熟变色,而香蕉在温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拥有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城市是

    拥有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城市是福建省,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建窑建盏发源地,建窑是中国宋代名窑之一,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又称“乌泥窑”;分布在建阳水吉窑、延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统称建窑系。据相关史料记载,建盏创烧于五代末,在两宋时达到鼎盛,自元代初期开始逐渐衰落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谁的诗作

    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谁的诗作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大江歌罢掉头东》。此诗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作者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作者把自己出国求学看作是对自己的淘洗磨炼,所以引用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典,并赋予了积极的含义。全诗原文如下: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热带雨林有什么东西

    热带雨林有什么东西阔叶植物、板根植物、标志性植物、绞杀类植物、寄生植物、鱼螈、平胸龟、盲蛇、树鼩等。1、芭蕉科以及天南星科等,比如野芭蕉,龟背竹。2、板根植物:四树木科的大板根、桑科榕树的大榕树。3、标志性植物:龙脑香科的望天树。4、中国平胸龟:体形特征背甲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