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配香囊、挂艾草、点雄黄酒、撒石灰粉等等。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1、赛龙舟 古时伟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配香囊、挂艾草、点雄黄酒、撒石灰粉等等。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1、赛龙舟

古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以后,为了救屈原,很多人划船,但是没有找到屈原。后来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为了驱赶鱼塘的鱼,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食用,就这样慢慢得,赛龙舟成为端午节的习俗。

2、包粽子

粽子谐音“早中”,代表着早中状元,古时大多包粽子里面放枣,现如今的品种多样,如肉、蛋黄、绿豆、水果等等。包粽子是中国人一个传统的习俗。

3、佩香囊

配香囊大多指小孩子身上佩戴的香囊,主要是起辟邪驱瘟的作用,香囊中一般含有雄黄、朱砂、香药等等,然后使用绳子穿起来,佩戴在身上。现如今也有赠送香囊来表现爱意。

4、点雄黄酒

点雄黄酒,其中雄黄为一种药材,一般是将雄黄泡在酒中,分别在孩子的脑门、手腕、鼻子等地方点上雄黄酒,这样一些蛇、蜈蚣、蚊虫等等就不会靠近孩子,起到保护的作用。

5、撒石灰粉

石灰粉也是可以起到防虫、蛇进到家长,伤害到人,一般多洒在墙角的地方。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汉族人民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端午、重五、艾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大致还是相同的。在端午这天,都有哪些风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之一,也是端午节必吃的食物。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罗江,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2、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3、喝雄黄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自古就有,传说喝了雄黄酒可以杀菌驱虫、解五毒,而在经典影视作品《新白娘子传奇》中,就有喝雄黄酒解五毒,避百邪的说法。

为什么喝雄黄酒呢?使用雄黄泡出的酒会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利用这种气味可以驱赶蛇虫鼠蚁等毒物。所以大人们会喝雄黄酒,小孩子不能喝酒就把雄黄酒涂抹在身上以此来避“五毒”。

4、赛龙舟

龙舟,顾名思义,是形似龙的船。这艘船的船首像个高高的龙头,船舷和船腹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龙的大小不同,桨数也不同,有六对、十二对、十七对、五十二对。如参赛方式相同,则龙舟的尺寸必须相同。若为新船,则亦须举行祭礼。

赛龙舟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5、端午悬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从古时候起,端午节就有着祈福平安的内涵寓意,所以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直到今天我们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依旧没有降低过,甚至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汉族人民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端午、重五、艾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大致还是相同的。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端午节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一、赛龙舟

端午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进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大家就马上划船过来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没发现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当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冒雨前来,争相划船到洞庭湖上来。为了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此后就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二、吃粽子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三、采百药,防御疾病

采百药,也叫“采百草”。农历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很多毒蛇害虫都开始繁殖活跃起来,很容易给人带来伤害。于是,为了抵御疾病,康健身体,人们在端午到来之时,就开始遍寻百草,采集药材,然后将这些药材用于饮食、沐浴、熏烟,或者当作门饰,以防御各种疾病。

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节期间,民间还有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习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针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把它插在门口,也可以使身体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视为百阳之气,插在门口上,可以避邪;门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体矫健,百病不生。还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五、戴长命缕,保佑安康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也称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延年缕等。长命缕一般用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者做出各种形状的小饰品,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据说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总而言之,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交流。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5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5

相关推荐

  • 自考成人本科好考吗

    自考成人本科有一定难度,自考成人本科通过率一般在30%左右,难度相对其他的成人继续教育方式是大一些。自考成人本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5日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在世为人有谁又不会犯错误呢,只要犯了错误之后能够及时地去改正,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这句话出自《左传》中的“宣公二年”篇。《左传》这部史学著作的全名叫做《左氏春秋传》,被儒家弟子奉为“儒家十三经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下订单”商务英语会话

    在国际贸易中,口语的表达能力是商务人员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必备的,因为很多时候,一场交易的成功与否都是跟口语有着很大的关系,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下订单”英语会话,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leslie:verygood.hereisourpricelist.大量订购的话,有折扣吗?  六百的话,我们可以给你百分之十的折扣。  那我想就先下六百的订单。我马上写订购单并请你签名。

    教育知识 2023年5月24日
  • 蒲公英为什么防水

    蒲公英为什么防水蒲公英防水是因为它的结构。一颗蒲公英由根、茎、叶、花组成,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就像是被风吹的反凸的伞。一朵花结的果有数百颗,而种子上长出来的绒毛在种子成熟之前都密切的靠在一起,所以才会造成“防水”的现象,紧紧靠在一起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读后感近日读了《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一书,联系自己的班级管理经历,感受颇为深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新时期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使师生间建立起能真诚相待、关系融洽、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高铁上可以吃泡面吗

    高铁上可以吃泡面吗《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并没有规定在高铁上不允许吃泡面。但是由于高铁列车封闭性好、新风交换能力弱,再加上泡面本身的味道比较浓,在高铁上就更不容易散去,容易影响到其他乘客,所以一般在高铁和动车上是不会出售泡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第五十一条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小雪节气的含义是天气变得潮湿和寒冷。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关于小雪节气的民俗有吃涮羊肉、吃糍粑、吃刨汤、腌腊肉、晒鱼干、腌菜等。我国北方地区,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有:《望月怀远》、《秋宵月下有怀》、《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等等。白居易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出自哪里

    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出自哪里“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学经典著作《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千金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寒雨连江夜入吴的下一句是什么

    寒雨连江夜入吴的下一句是什么“寒雨连江夜入吴”的下一句是“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