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火灾 :1、一旦离开家,检查电路开关是否已经关闭。2、定期检查家用电路是否老化。3、不要让小朋友一个人在家,防止意外的发生。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驯服的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2.许多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教师和家长做火的游戏。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在黑暗处划火柴、点蜡烛照明、弹火柴棍、烧马蜂窝等。可你知道这中间每一种玩法都可能引发火灾。3.平时不要在身上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4.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要求在校学生不要吸烟。但有的同学违反规定,经常躲在墙角、厕所等处偷偷吸烟,如突然遇到老师或家长,就随意将烟头扔掉或藏在袖口里、衣袋里,未熄灭的烟头遇到可然物,就极易引起火灾。5.现代化商场、宾馆、图书馆墙上都安有红色火警按钮,同学们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消防用的水龙带、水枪、提桶、灭火器以及专门用来消防锹、镐、钩、沙箱等也不要随意搬动。6.电视机要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室内无人不要开机,使用后及时关机,拨下插头。7.使用电熨斗熨衣服,要将熨斗放在耐火的砖、石板、铁支架上。不要在无人看管时接通电源,用完后及时拨下插头。8.电冰箱应与墙壁及两侧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9.不要用灯泡烤衣服、毛巾等物,也不要用纸自制灯罩,纸被 烤糊引燃就会引发火灾。10不要随便延长或拉电器设备的导线。尤其不要在家具和地毯下面拉设电线,防止搬家具或人员踩踏发生短路引起火灾。11.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农村使用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1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13.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14.生火时,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15.低年级学生不要使用液化石油气。高年级学生初学点燃气灶,要按大人指点去做。16.用煤气烧火做饭,要专心看守,随时调节气量,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造成漏气,发生危险。17.液化气罐要远离火源直立使用,不能倒立和用火烘烤。严禁串气倒罐或把罐内残液倒出作为它用。还要提醒爸爸妈妈经常检查液化气灶的胶皮管及开关是否完好无损。18.发现液化石油气外漏应立刻关火仔细检查,并请爸爸妈妈加以自理或打电话通知煤气站工作人员进行修理。19.校园是求知、学习的场所,人员多而且集中,特别是小学校园,同学们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校园防火要特别注意不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火种进入校园。20.实验课上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些是易燃品,所以操作时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要随意自行配制药品和违反操作规程。21.大扫除时,有些学校习惯将树叶和垃圾堆放烧掉,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即污染了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用深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则卫生安全,值得借鉴和推广。22.外出活动时身上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品。23.外出活动一般不组织野炊活动,确属必要,一定要在老师或辅导员带领下,选择沙滩或空旷安全的地方进行。还要注意:大风天气应停止野炊。野炊完毕,要确定熄灭火种,以防“死灰复燃”造成森林火灾。24.随家长进山上坟,不要焚香烧纸。清扫一下坟墓,献上一束鲜花,同样也可以寄托我们对亲人的哀思。25.发生火灾,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手巾、棉、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26.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过消防队救火。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要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27.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28.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29.不要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果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30.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它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
如何预防火灾?
1.确保电器、电线质量,预防电气火灾及用电不慎引发火灾。如根据防湿、防潮、阻燃、防腐等要求选用线路,确保线路不出现超负荷情况,线路铺设要科学规范,灯具、电暖器等应远离可燃物,雷雨天看电视不要使用室外天线,使用洗衣机时不可一次放入过多衣物,电冰箱应保持后部干燥通风,等等。
2.居室装修时要注意建材的耐火等级,尽量不用易燃和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和家具,提倡使用阻燃材料。
3.室内外不要随意堆放物品。不要在走道、疏散通道、楼梯间、阳台等影响疏散的地方堆放物品,尤其是可燃物。也不能将可燃物堆放在用火频繁及易产生高温的地方,如灶台、取暖器附近;切不要储存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品。
4.要养成良好的生活用火习惯,避免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如厨房要注意煤气泄漏、油锅起火,烟头不能乱扔,火柴、打火机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等等。
5.家中出现小火时,不要耽搁,要就地取材,及时将小火扑灭,以免酿成火灾。如棉被、衣服、家具等着火,用水灭火效果好;油、电类着火,可用沙土等灭火,干粉灭火器效果更好;电器着火或煤气着火,可在切断电源、气源后,用水打湿棉被后捂在火源上灭火。
6.增强防火意识,养成防火习惯。家中应预备灭火器、逃生面罩、逃生绳、灭火毯及手套等灭火用具,并学会使用灭火器。
如何预防火灾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包括:
(1) 消除火源。预防火灾的基本原则应以消除火源为主。建筑施工现场到处都是可燃物,也不乏燃烧的空气,只有消除火源,才能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
火灾发生后的原因调查,重点也是要弄清是哪个火源引发的火灾。
(2)控制可燃物。对于现场容易燃烧的可燃物,严格控制和管理,是避免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具体措施分为及时清理和运输、清点和隔离三种。
对易燃的木屑、刨花、木模板等应及时清理运走或运到安全的地方存放煤油、汽油和炸药等危险品应存放在安全的防燃、防爆专用仓库内,严格控制和管理对那些相互影响能产生可燃气体的物品,应进行隔离,分开存放点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要求。
(3)隔离空气。将可燃物与周围的空气隔离开来,就能立即制止燃烧。常用的措施有:将灭火剂(四氯化碳、二氧化碳等)、泡沫等非气体体或液体覆盖,喷洒在燃烧物体的表面,使其与空气隔离,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4)冷却。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燃点)以下,燃烧即可停止。常用水和干冰进行冷却灭火。
(5)隔离火源和可燃物。采取措施隔离火源和可燃物,避免出现新的燃烧条件,可以阻止火势的扩大。例如:在建筑物之间拉开防火间距在仓库内筑起防火墙在火灾附近的可燃物之间形成一道 “冰墙”对火灾附近的建筑物进行拆除等,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
预防火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
1、严格控制火源的产生:包括明火,如明火照明、取暖、烧饭,燃烧废弃物,未熄灭的香烟头,焊割作业等;物体撞击或摩擦,如金属物体的碰撞或摩擦,;炽热物体,如焊割的飞溅物,轧钢与锻造的碎渣,爆破的碎片等;电火花,如短路、静电产生的火花等;化学反应热;雷电火花。
2、加强监督:包括在可能发生火灾的作业点设置火灾监测器,在可燃或易燃物旁设置“禁止火源”等警告标志,派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制定专门的操作规范等。
3、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并要经常检查器材的性能完好程度;消火栓要保持完好状态,而且要确保水源和水压。
4、及时报警: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以免贻误灭火时机而酿成大的火灾事故。
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1、控制火灾发生的要素之一,可燃物。尽量减少可燃物的存在,比如家里不要存放汽油啥的;
2、控制火灾发生的要素之二,着火源。可燃物有时候很难控制,这样就要注意减少火源,比如注意抓好电气设施防火,不要让电线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灯泡不要靠近可燃的物体。
再比如不要在有可燃物的地方玩火什么的,遇到水容易发生火灾的东西要有防水防潮措施,等等吧。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电火、辐射、静电(雷电)、化学品等。
3、在建筑防火中,常常要把一个大的空间划分成几个防火小空间,这样一个地方发生火灾之后不会蔓延到其他地方,建筑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也是这个意思。
4、此外,消防还针对发生火灾之后,减少火灾危害设置了许多保护措施,比如在建筑内部安装消防器材设施、保证人员能够疏散逃生的通道、标识和应急照明、广播等。
逃生自救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扩展资料:
火灾隐患应检查:
首先,应该是电路防火检查。搞清楚电路是不是由专业人员安装,是否曾被改装过;电路是否过载;勤检查电路、插头是否过热、漏电,线路是不是老化、破损。初步判定电路、电插头过载情况可用手接触电路、电插头感觉它是否发烫。当然,首先要用测电笔测试它们是不是漏电。
其次,是照明电器防火检查。照明电器要与可燃物保持距离;较大功率灯具下不放可燃物;整流器不能安装在木板等可燃物上。
最后,是其他用电器防火检查。电器用完后是否已断电,电器使用时是否有人在现场;宿舍是否有可燃气体,若有则要使用防爆电器;配电板等电器是否属伪劣产品。
若是住在集体宿舍,应作好以下火灾隐患检查:宿舍是否有煤油炉、液化石油气灶具、酒和炉具等做饭用品;宿舍有没有乱扔的烟头,是否有躺在床上吸烟的现象;是否有躺在床上点蜡烛看书的现象;宿舍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是否有“热得快”等违规电器;自动消防设施是否正常。
火灾知识: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等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火
预防火灾小常识10条是什么?
预防火灾小常识10条如下:
1、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报警早、损失小。我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119。
2、发生火灾后,正确报火警方法是: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3、单位发生火灾,首先应做的是及时拨119火警电话并通知单位消防负责人。
4、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谎报火警的,最高可以处10日拘留。
5、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收取任何费用。
6、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96119”,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7、个人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的,处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处罚。
8、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个人应该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举报。
9、遇到消防车执行灭火或抢险救援任务时,社会车辆及行人应当靠边让行。
10、抽烟时应该注意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