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的故事

大义灭亲的故事解释: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

解释: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的典故

成语典故大家都知道吧,那成语都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大义灭亲的典故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义灭亲的意思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义灭亲的典故

春秋时,卫庄公去世后,由大公子继承王位。这位新的卫王性情懦弱,而他的弟弟州吁却骄傲自大,野心勃勃,总想夺取兄长的王位。

有一天,卫王出访,州吁偷偷在途中刺死了兄长,却向大臣和百姓说:“卫王害急病死了,由我继承王位。”

州吁当上卫王后,便要攻打邻国,大臣和百姓都反对。州吁忙与他的亲信石厚商量。石厚说:“我的父亲石碏德高望重。如果大王请他出山,大臣和百姓们就不敢乱动了。”

石碏对儿子石厚助纣为虐、欺凌百姓的行为十分不满。见儿子奉州吁之命来请,就坚决推辞了。石厚无奈,再三请教安抚民心之策。石碏对石厚说:“诸侯国的王登位要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如果州吁得到周天子的公开承认,百姓就会服从。这样吧,周天子最信任陈王,你和州吁去拜望陈王,请他说说情吧。”

其实石碏早已写好一封信,差人暗地送给陈王,信里说:“卫国不幸,出了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但我年纪大了,没有力量惩治他们。请为我主持正义,帮我除掉这两个恶人吧!”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陈王就派人拿出石碏的信件大声宣读一遍。这时候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碏的当,只好低头认罪了。石碏为了国家利益,不徇私情,惩罚州吁和石厚,这种大义灭亲的故事,流传千古。

大义灭亲的造句

1、他身为执法人员,到底是大义灭亲,出面检举弟弟的罪行呢?还是循私纵放?内心犹疑难决。

2、国法公平不可失,所以宁可大义灭亲,不可因私废法。

3、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才能定他的罪。

4、大义灭亲春秋时期,在东周周天子的统治下有许多小公国。

5、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

6、历史上那些能大义灭亲的人物,都是令人敬佩的。

7、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8、日为维护正义,大义灭亲,与月展开连场血战。

9、为了社会的公义,检方希望嫌犯的家人大义灭亲,出面指证。

10、大人你大义灭亲,我就人神共愤。

11. 以她的刚烈性子,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犯了罪,她也会大义灭亲的。

12. 大义灭亲春秋时期,在东周周天子的统治下有许多小公国。

13. 为了社会的公义,检方希望嫌犯的家人大义灭亲,出面指证。

14. 历史上那些能大义灭亲的人物,都是令人敬佩的。

15. 在股市你要有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在关键时刻大义灭亲,说翻脸就翻脸,稍加训练就能成立一恐怖组织,还绰绰有余。

16. 古人有言,大义灭亲,汝但宜为国尽忠,不要专顾甚么亲族!

17. 第一次在热河城外真正见面,他可以一拳擂死阿玛的白马,让大义灭亲的那位滚成泥猴儿,稍后极力展示狼狈的做戏,都被他描以拙劣的镶边。

18. 当她知道丈夫干的是贩毒勾当,便决定大义灭亲,向公安局报案。

19. 他今天虽然大义灭亲,出庭指证父亲犯罪的事实,但内心必然十分痛苦。

20. 他身为执法人员,到底是大义灭亲,出面检举弟弟的罪行呢?还是循私纵放?内心犹疑难决。

21、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匡扶正义,大义灭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我们应当汲取精华,剔除关于“气”的熟悉上的糟粕,让酒色财气回到它们本来的位置上去,在人的正确把握下,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显示出它们应有的光彩。

22、以她的刚烈性子,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犯了罪,她也会大义灭亲的。

大义灭亲成语故事

大义灭亲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结构】联合式。

【用法】有时“大义”虚化;只强调“灭亲”。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形】义;不能写作“意”。

【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六亲不认

【反义词】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例句】这位局长在处理儿子犯罪的案件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英译】punish one’s own relations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大义灭亲的故事

关于大义灭亲的故事1

春秋时期,卫庄公去世后,由大公子继承王位。这位新的卫王性情懦弱,而他的弟弟州吁却骄傲自大,野心勃勃,总想夺取兄长的王位。

有一天,卫王出访,州吁偷偷在途中刺死了兄长,却向大臣和百姓说:“卫王害急病死了,由我继承王位。”

州吁当上卫王后,便要攻打邻国,大臣和百姓都反对。州吁忙与他的亲信石厚商量。石厚说:“我的父亲石碏德高望重。如果大王请他出山,大臣和百姓们就不敢乱动了。”

石碏对儿子石厚助纣为虐、欺凌百姓的行为十分不满。见儿子奉州吁之命来请,就坚决推辞了。石厚无奈,再三请教安抚民心之策。石碏对石厚说:“诸侯国的王登位要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如果州吁得到周天子的公开承认,百姓就会服从。这样吧,周天子最信任陈王,你和州吁去拜望陈王,请他说说情吧。”

其实石碏早已写好一封信,差人暗地送给陈王,信里说:“卫国不幸,出了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但我年纪大了,没有力量惩治他们。请为我主持正义,帮我除掉这两个恶人吧!”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陈王就派人拿出石碏的信件大声宣读一遍。这时候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碏的`当,只好低头认罪了。石碏为了国家利益,不徇私情,惩罚州吁和石厚,这种大义灭亲的故事,流传千古。

这就是大义灭亲的由来,你都了解了吗?

关于大义灭亲的故事2

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说的是春秋时,庄公死后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1 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县城)为卫国都。

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卫庄公有三个子,大姬完、次姬晋、三州吁。州吁最受庄公宠爱,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无恶不作,成为朝歌大害。

当时,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几次劝庄公管教。约束州吁,但庄公不听,州吁作恶日甚,且享受过程。

碏子石厚,常与州吁并车出猎,为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锁入房内。石厚越窗逃出,住州吁府内。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吁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庄公死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告老还乡,不参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

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害桓公夺位。州吁、石厚为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贿赂鲁、陈、蔡、宋待国,大征青壮年去打郑国,弄得劳民伤财。当时,朝歌有民谣云:“一雄毙,一雄尖,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

州吁见百姓不拥戴自己,甚忧。石厚又让州吁去请其父石碏出来共掌国政。州吁派大臣带白壁一双、白粟五百钟去请。石碏拒收礼品,推说病重回绝,石厚亲自回家请。

石碏早想除掉祸根,为国为民除害。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能见周王,得到周王赐封,国人才肯服贴。陈国国君忠顺周王,周王很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

见此,石碏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事先送到陈国。血书写道:“我们卫国民不聊生,固是州吁所为,但我逆子石厚助纣为虐,罪恶深重。二逆不诛,百姓难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现二贼已驱车前往贵国,实老夫之谋。望贵国将二贼处死,此乃卫国之大幸!”

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有深交,见血书,奏陈桓公,桓公命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石厚为石碏亲子,应慎重行事,请卫国自己来问罪”。

石碏知二贼被捉,急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就位(即卫宣公),又请大臣议事。众臣皆曰:“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从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说:“国老不必怒,我即赴陈办理此事”。

羊肩到陈杀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请将我囚回卫国,见父后再死。”羊肩说:“我奉你父命诛逆子,想见你父,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遂诛之。

2 大义灭亲的材料

【注音】dà yì miè qīn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指维护正义。

【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铁面无私

【反义词】徇情枉法、徇私舞弊、认贼作父

【年代】古代

【例句】这位局长在处理儿子犯罪的案件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3 大义灭亲的点评

人们大多难以割舍亲情,难以脱出天性这条强大的纽带,常常宁可让社会、道德、理性法则屈从于天性和自然法则。这样,像石碏那样的人,就显出了与众不同,显出了伟大和高尚,让人景仰。在这种情况下的灭亲是理所当然的正义之举,可歌可颂。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正正知识网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xiaoyugongzuoshi@foxmail.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7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8:37

相关推荐

  • 李斯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里的什么家

    李斯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里的什么家李斯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里的法家,所谓的法家指的就是我国古时候法治是主要核心思想和观点的学说门派,其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韩非、李斯等等,法家这一学派不仅非常注重理论的形成,他们还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李斯的一生,有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我们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书中各个案例都能让我感受到是真实的真人真事。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400字人生就像一部无法回放的电影,过去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这首诗的名字是《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的是春节时候的风俗,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非常的忙碌。这首诗的原文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翻译是:阵阵轰鸣的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
  • 钥匙断了怎么接起来

    钥匙断了怎么接起来钥匙断了无法接起来。钥匙的材料主要为铜、锌、铝、铁等其它金属因此无法使用正常方法连接。折断的钥匙只要完整没有缺失就能配新钥匙。锁匠大多都有一个配钥匙的机器,配出来的钥匙可同原来一样正常使用。在我国锁匠都会在公安局有备案,因此可放心配钥匙。要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徐悲鸿赠“马”办书店的故事

    徐悲鸿赠“马”办书店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艺术大师徐悲鸿在重庆江北盘溪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活动,有不少传闻甚广的有趣故事,但都不及他画猫赠“马”这两件小事能鲜明地反映他的个性和人品。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立中央大学的进步师生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毕业季之《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

    毕业季之《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感叹时光的流逝,就像流星划过天际的瞬间留下的痕迹。想要抓住时间,却发现时间就像沙子一样你抓得越紧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主人公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骆驼祥子》读书笔记600字《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

    教育知识 2023年4月3日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人应该怎样地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9日
  • 出塞这首诗的翻译

    出塞这首诗的翻译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翻译: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征万里的战士们还没有回来。只要像卫青和李广一样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对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南下越过阴山。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出塞唐 王

    教育知识 2023年3月28日